一個行業會因為一部劇而“黑”嗎?為什么現實中的公關公司都不開新聞發布會?公關行業有“子承父業”的傳統嗎?DL公司在現實中又會是什么規模的?以及,究竟是什么導致國產職場劇的浮夸?換個角度看,會發現《完美關系》引發的話題很有趣。
多數的國產職場劇都是“叫座不叫好”。過去數年,職場劇的收視率和話題度在整個劇集市場的表現其實很不錯,但沒有改變的浮夸、不接地氣等不那么美好的標簽;尤其是美劇、韓劇和日劇涌現出的優質職場劇,也使得眼界大開的觀眾們對于國產職場劇有了更多的“想法”。
冒犯一個行業?公關人沒那么矯情
2020年對于電視劇行業來說,不僅是危機四伏,同時也是消化庫存的契機。
諸多古裝劇、都市劇扎堆上線,你方唱罷我登場,收視率和關注度也是一路走高,宅在家中的人們的線上娛樂需求也是空前旺盛,臺網兩旺。
題材撞車在此期間也是不可避免,但同一個導演的兩部劇集檔期撞車,不多見。
2020年2月21日,《安家》在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播出,因為題材的敏感,以及孫儷等主演的號召力,這部劇播出之后也是引發諸多爭議;
2020年2月18日,《完美關系》登陸湖南衛視,播出之后也是熱議不斷,喜歡的覺得劇情很生動、演員的表現尤其是陳數更是相當精彩;不喜歡的,尤其是部分抱著為“公關人”打抱不平的自媒體,認為這部劇對“公關人”有冒犯等等……
這兩部職場劇,由知名導演安建執導,對比著兩部劇來看兩種職業的表現和表現手法,其實很有意思,用讀娛君團隊小伙伴的形容來說,這些劇其實是可以串起來看的,“《慶余年》的大寶在《完美關系》演陳數老公崔英俊,又在《安家》里演小紅帽的店長,賣他和陳數在陸家嘴的房,《歡樂頌》的白主管在《安家》演阿拉丁店長欠10w塊錢跑路,又在《完美關系》里當DL的合伙人。外加這兩部戲同時播,導演也是同一人可以串著看”。
《完美關系》在宣發的時候用了“國內第一部公關題材”劇集的噱頭,以讀娛君的理解,創作團隊對于這部劇的創作初衷肯定不是還原“公關”這個職業的全貌的,他們的創作的目的大概是通過公關這個職業切入,通過劇集中的主要人物和他們的所謂成長歷程形成的戲劇沖突,讓觀眾融入場景中——當然,播出后的效果確實是一言難盡。
但坊間說這部劇抹黑“公關”這個職業,不至于,公關這個職業應該沒有這么簡單就被一部不那么高級的職場劇擊潰。
事實上,對于“公關”行業的質疑和批判,這些年不僅是存在于坊間的,在學術層面也同樣存在:商業環境中既有“公關是萬金油”的說法,也有很多人認為““公關無能或者說不太重要”的觀點和言論。
作為公關行業從業超過10年前公關人,讀娛君認為《完美關系》無論是一部好劇還是一部爛劇,其實對于“公關”這個職業都是無害的。
對于職業的誤解其實無處不在,尤其是在職場文化沒那么發達的國內。很多職場劇涉及的領域,比如律政、醫生、中介等職業,影視創作者不熟悉的領域;但公關行業,影視行業大致是不會陌生,畢竟,一部影視劇的宣發也是很重要的公關行為,從策略、素材、發布、上節目、炒作、熱搜等等,主創們都是要深度參與的——所以,《完美關系》以及之前諸多職場劇最后的完成度,其實還是取決于整個影視劇行業的基本“審美水平”。
刨根問底?港臺文化的影響深遠……
豆瓣、微博、知乎等社交媒體里,對于《完美關系》里對公關職業的描述不靠譜有很多吐槽,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檢索;但還有一些“公關行為”的不合時宜,公關行業之外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這里可以簡單展開說一下。
比如,為什么現實中,以公關公司為代表的乙方,包括廣告公司、活動公司、數據服務公司等等,幾乎不會召開發布會。
在《完美關系》這部電視劇的一開始,因為合伙人的失聯,陳數飾演的斯黛拉很焦慮,在和其他幾個合伙人商議的時候,說這是DL傳播的大麻煩,必須馬上召開新聞發布會——這也給后續佟麗婭飾演的江達琳在發布會上diss記者的高能時刻埋下伏筆。
其實,不僅《完美關系》這部劇如此,之前涉及到廣告、營銷以及時尚等職業的職場劇也喜歡開發布會,但現實生活中,有誰見過或者聽過乙方這些公司為了自己公司的事情開過發布會嗎?
拋開不知名的規模不大的公關公司,就以藍色光標、華誼嘉信、宣亞、友拓公關等等上市的公關公司為例,無論是公司的股東更替、高管換人以及面對負面消息的時候,是從來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這件事情的,大多數情況都是一紙公告。
那么,為什么職場劇中動輒就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其實是影視行業長期受港臺文化影響的后遺癥……
港臺,尤其是香港,面積不大、媒體泛濫,無論是港劇中體現的那樣,還是實際生活中,大事小情都可能吸引到媒體的關注;而且媒體發布會也是很方便召開,畢竟,橫穿整個香港也用不了幾個小時——發布會或者媒體說明會,在港臺地區就很容易實現,類似的媒體活動也是多如牛毛。
尤其是娛樂媒體,更是發達,所以明星藝人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召開個媒體會,這點在《康熙來了》的綜藝咖都能動輒找媒體群訪也可見一斑。
國內的影視行業,最初是受港臺的影響發展起來的,雖然最近10多年來港臺的影視產業衰落的厲害,但影響還是存在的,這也是為什么國內職場劇中動輒會出現“發布會”的由來之一。
在國內的市場環境下,影視行業的發布會雖然也很多,但都是基于“項目”的,也就是說是服務于“甲方”的,對于“乙方”也就是公關公司而言,無論是出于服務行業的思維還是成本考慮,對自身的變化和變動,都是盡量低調,隱藏在背后的。當然,國內的明星和藝人遇到問題,其實也不太會找媒體的,直接發微博上熱搜才是當下輿情環境的主流……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國產職場劇的創作仍然有港臺文化的影響,這也是很多職場劇和我們熟悉的職場總是有“隔閡”。所以國產職場劇合適能夠走出港臺文化的影響,可能需要從編劇到導演以及其他主創,能夠真正的深入生活,而不是總是漂浮于生活之上。
說到現實,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網友也會很有興趣,DL傳播作為一家公關公司,如果它是以一家真實公關公司為藍本,那么它的體量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嗎?
DL如果有藍本,在行業中的地位是怎么樣的?
在江達琳出任新總裁的戲份中,可以看到DL傳媒有江、李(夫妻)以及,斯黛拉、杜威廉與舒晴等合伙人,以及董事會還有邱總和蘭總兩位董事……看起來家大業大,那么根據劇情來看,DL這家公司如果在現實中,是一家什么規模的公司?
首先來看辦公規模:在劇集中遠視角的轉場中,DL的辦公環境相當不錯,空間也大,大致是占據一層的辦公樓,參見截圖:
但是在具體的辦公環境中,雖然DL有著寬大的會議室,但新任總裁江達琳直屬團隊的辦公環境和空間其實很一般,參見截圖:
所以DL大致是占據了一層寫字樓的空間,按照國內的4A寫字樓的規格,也就是容納200名左右的員工辦公。
其次,是董事會和合伙人的會議情況。《完美關系》中合伙人選舉以及董事的參與,都有點不符合現實中的情況,但有董事會、有5位合伙人是可以確認的——有董事說明有融資,但沒有上市;有合伙人但合伙人不是股東也不是董事會成員,可見DL的整體資本運作情況和分配其實還是處于初級階段,并沒有為了上市而做出調整。
這點來看,DL公關的規模,對于很多熟悉公關行以及傳媒行業的網友可能都大致有了概念。
當然,《完美關系》這部劇集最讓人疑惑的是,作為DL的負責人江遠鵬,他的角色和在公司中的定位是什么?按照常理,江達琳接替了職位,同時也接替江遠鵬的客戶和團隊,那么問題就來了,在劇集中,江達琳作為總裁,仍然要負責具體的業務,并且團隊成員只有幾個人……
此外,在開始的劇集中,斯黛拉提到江遠鵬的業務份額大致是5000萬,那么這幾個人的團隊是如何實現5000萬的營收的?同時,如果四位合伙人,都是同樣的額度,那么DL的年營業額大致也就是2個億,這個金額在國內公關公司的排名大致如何?
按照2019年度,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CIPRA)參照國際通用標準,以公關傳播行業中的滬、深兩市和新三板上市掛牌公司為選取范圍,DL大致可以排到20~30名之間:
需要指出的是,沒有任何一家成規模的公關公司,是以“危機公關”為主業的,所以DL傳播中“危機公關”案例的出現,其實是為了凸顯角色的人設的,這一點可能也是外界對于公關行業的誤解之一。當然,現實中也很少出現每一次項目會議都是甲方和乙方的老板們出席的,這在實操中也是不可想象的,更多的還是執行人員之間的溝通。
除此之外,如果作為一家知名公關公司的老板,在和客戶的實際交往或者溝通上,絕對不會“弱勢”,或者說表面上不會表現出不專業和不自信。
多說一些公關行業的事兒。近年來,國內領先的公關公司,早已不再局限于公關傳播本身,而是在廣告、數字營銷、AI、短視頻等領域進行探索,以藍色光標為例就早已經成為全球排名TOP10的集團公司,此外,諸如華誼嘉信、宣亞等上市公關公司在資本和產品層面也是有很多創新之舉。但對于現實的商業活動中,大家對于這些優秀的公關公司其實也不太了解,因為他們的身份是乙方所以并不太凸顯存在感。
而這,也和很多人不太熟悉《完美關系》這部劇的出品方華策影視一樣,雖然華策每年輸出的劇集數量在國內都遙遙領先。
華策影視,《完美關系》的主控方,也是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有著“電視劇第一股”。
過去數年,作為行業領頭羊,同樣也面臨著行業調整期的影響,項目多、排播時間不確定、回款周期長、新項目開展緩慢等等,但作為電視劇行業的領頭羊,危機中反而凸顯其差異化優勢。
慈文易主、唐德不振、歡瑞徘徊、新麗委身閱文……拔劍四顧心茫然,能夠挑戰其“電視劇第一股”地位的內容端公司也有各有麻煩,而正午陽光、檸萌和《安家》的耀客等產能和體量,以及在資本市場的道路也并不平坦,這對于華策而言,危機中,體量大以及上市公司的資質也都是其構建的競爭壁壘之一。
尤其是近期,華策旗下各個工作室的庫存消化也都在加速,而且播出效果也不錯。
除了《完美關系》之外,還有《下一站是幸福》和《愛情公寓5》在2020年開年后的表現不俗。
在春節前后,長視頻“四哥”芒果TV因為《下一站是幸福》嘗到了甜頭。根據中信證券傳媒統計,在《下一站是幸福》的帶動下,芒果TV春節六天播放量增長101%;再加上《完美關系》,芒果系和華策在此期間的牽手,也使得芒果超媒和華策也各有一波上漲。
再來看《愛情公寓5》,華策旗下孫公司辛迪加攜手愛奇藝打造,這部劇雖然豆瓣評分不高,但覆蓋量和影響力驚人。以這部劇新出現的角色“諸葛大力”為例,就火出天際,成為新晉最炙手可熱的影視新人,可以對比的是以《想見你》爆紅的許光漢,這兩位新人的微博關注量分別是400萬+和近300萬,“大力出奇跡、成果火遍全網”。
《愛情公寓5》中飾演“諸葛大力”的演員成果的微博
隨著三部劇的熱播,去庫存也將使得華策影視在新財季的數據會好很多。
同時,在進入2月之后,廣電總局發布的最新《通知》,從劇本創作、集數和片酬三個方面的新規定,對于華策影視而言,也是雙刃劍。
首先,作為上市公司而且是體量最大的電視劇出品公司,華策旗下的各個工作室,在“承諾已基本完成劇本創作”上是有優勢的,畢竟,對于編劇群體而言,大公司還是更靠譜的;
其次,對片酬限制,短期來看也是利弊各半。好消息是成本控制是大勢所趨,同時,也釋放了更多對于劇集打磨的可能性;并且臺網兩端的采購價格也是會有降低的空間,對于華策影視的整體營收和利潤率都會有影響。這也直接導致華策影視迎來了首次年度虧損。
1月20日,華策對外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主業經營收入規模同比下降,并首次出現年度虧損,預計2019年虧損約12.95億元至12.90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11億元——當然,主要原因來自于商譽的減持,這也被很多人認為華策通過財報洗澡,在未來可以迎來盈利的空間。
作為行業龍頭,華策影視的庫存消化還需要時間。據不完全統計,華策影視目前有27部項目儲備,包括11部待播劇,以及16部待開發項目。除《有翡》等古裝大劇外,現實主義題材占比較大,包括《八零90》《以家人之名》等小康獻禮劇——可以預見,未來三到五年時間里,如何平衡去庫存和開發新項目,對于華策影視而言,也是很大的挑戰。
最后,還是要說一點對于華策影視等電視劇行業的龍頭的期望。雖然,覆蓋廣、話題度高的國產劇層出不窮,但總體來看,在東亞范圍內,整個影視劇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劇和韓劇以及日劇相比,近10多年的進步不大,尤其是在都市劇這一細分領域,更多都是披著職場劇的偶像劇。
這點來說,觀眾和業界,對國產職場劇的苛刻也是情有可原,也希望創作者們在行業的大調整期中,能夠且行且珍惜,真的能夠做出來讓觀眾眼前一亮的好作品。
《完美關系》能夠聚焦于公關這一職業,其實也說明國內的公關公司們經過30多年發展,從看不見國際4A公司的屁股,到逐漸在同一競技場競爭,也是一個相當有活力和沖勁的行業,能夠被影視創作者盯上也是順其成長,畢竟,這個職業看起來就很有故事性。但就成片來看,《完美關系》作為職業劇的完成度并不高,未來,也希望華策以及其他影視公司能夠創作出讓觀眾信服的職場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