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界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有兩種美劇,一種是其他美劇,一種是權力的游戲。現如今,要論全球范圍內最火暴的美劇,非HBO出品的《權力的游戲》莫屬,它還被稱為黃金時代的巔峰之作。
9月19日,素有電視界奧斯卡之稱的美國電視艾美獎頒獎禮在洛杉磯微軟劇院舉行。一直以來,作為艾美獎的寵兒,《權力的游戲》劇組也給足了艾美獎面子,一年一度的頒獎典禮現場幾乎就是《權力的游戲》的粉絲見面會,浩浩蕩蕩的主創隊伍,賺足了眼球。
在此次頒獎典禮上,以23項提名領跑的《權力的游戲》繼上屆艾美獎全面勝出后,又成為大贏家,一舉拿下數個重量級獎項。至此,《權力的游戲》6年已累計獲得38座艾美獎,成為該獎項歷史上捧杯次數最多的美劇。
反觀我國的電視劇,目前還沒有一部電視劇能與之媲美。雖然我國電視劇產業已經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從編劇、制作方再到播出方,整個中國電視劇產業仍然處于瓶頸期。
究竟《權力的游戲》為何傳奇似的風靡全球?是技術制勝還是內容出彩?
技術內容皆出彩
“只要看過一眼,觀眾就很難不再是這部魔幻劇的粉絲。”CNN曾對《權力的游戲》給出這樣的評價。
據媒體報道,第六季《權力的游戲》不僅收視率達到新高,首集1070萬創下全劇新高,結局集890萬創下大結局新高,更實現了美劇史上前所未見的偉業:還沒有哪部美劇,能連續在IMDB(類似國內豆瓣)上連續兩集拿到滿分10分。而史詩般的雪諾大戰小剝皮的第九集《私生子之戰》以及最后第十集《凜冬的寒風》,卻做到了。
毋庸置疑,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優秀的制作團隊對一部劇來說至關重要。
美劇大聯盟社團部長李宏佳告訴《中國產經新聞》記者,《權力的游戲》改編自喬治·馬丁的小說《冰與火之歌》,本書靠著細膩真實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復雜但井然有序的劇情,在拍攝前就已經受到了民眾的熱捧,因此,《權力的游戲》能如此受歡迎也就不足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拍攝進度比原著小說的創作要快,今年《權力的游戲》中出現了不少原創劇情。對此,艾美獎也給予了很大的肯定,不僅為之頒出了最具含金量的劇情類最佳劇集獎,還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兩個大獎獻給了本季的重頭戲《私生子之戰》。
“《權力的游戲》對人物的刻畫和事件的描述十分有特色,也十分客觀。不會像國產劇里抓某人為主角,一路主角光環。當然也不是說《權力的游戲》就沒有主線。但是主線要觀眾自己發現,并且不止一條,而且最后都能奇妙地聯系到一起。”某傳媒公司撰稿人歐拍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坦言。
“關于演員,選角仔細而且不專挑大牌,這點國產劇是遠遠比不上的。只要是適合這個角色并且演技過關都有機會被選為角色。不像國產劇,有一段時間演來演去就那幾個小鮮肉。”歐拍說道。
事實上,《權力的游戲》能如此受歡迎,幕后的工作人員也是功不可沒。
李宏佳表示,《權力的游戲》已獲得多次艾美獎項,但大部分的獎并不是表演系,而是編劇、劇集以及導演等獎項。本劇劇組奔赴世界多個地區進行拍攝,大部分場景均源自實景,如此浩大的拍攝工程,全世界僅此一部劇。
此外,“關于制作團隊,《權力的游戲》也是十分專業,更可以說是十分尖端。不追求速度,苛求細節,這點,作為《權力的游戲》的觀眾很能體會到。”業內人士指出。
國產劇內容單一
目前,雖然我國電視劇產業已經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在令人驕傲、看似繁榮的數據背后,我們不難發現,從編劇、制作方再到播出方,整個中國電視劇產業仍然處于瓶頸期。
業內人士表示,談到大多數的國產劇離美劇的差距,那可不是一點點,更不要提《權力的游戲》那樣的品質了。概括來說一是愛吹噓投資,以博得眼球;二是因為錢!
《權力的游戲》每集600萬美元以上,每集頂41集《甄嬛傳》。除了好的編劇,特效、服裝、場景都必須花錢。而國產劇大部分錢則給了演員,中國演員的片酬簡直比上半年的股市漲得還快。
中投顧問文化娛樂產業研究員蔡靈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也同樣表示,當前大陸演員的片酬不斷提高,這導致國產電視劇在其他環節的預算縮減,從而整體質量難以保證。
國產劇花錢請明星,美劇花錢請好編劇!差距就是這樣一步步形成的。
不僅如此,李宏佳還指出,目前最需要解決的是定位以及展現形式,拍電視劇如果只是為了吸引觀眾去拍,基本上是一部失敗之作了,電視劇和發展是同一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在我國,長期以來都是導演和演員處于核心地位,對于編劇缺乏足夠的重視,制作也基本采取“閉門造車”的方式,對電視劇內容題材的研究很少.甚至從來不去過問市場的反應。
對于此類問題,蔡靈也告訴記者,國產劇編劇環節較為薄弱,在電視劇制作中編劇長期不受重視,編劇水平較低,即使是IP改編,劇情也經常出現邏輯問題。
“國產電視劇跟風、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創新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蔡靈補充道。
歐拍也坦言,國產劇內容單一,除了青春、勵志和古裝,觀眾真的看不到其他東西了。
未來可期
盡管國產劇面臨著重重考驗,但我們仍相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也定能像《權力的游戲》一樣制作精良、風靡全球,我們應該有所期待。
其實,國產劇也不缺“用心之作”,國產劇《瑯琊榜》無論從劇本、演員還是到布局,都非常用心。劇組為了將經費更多地投入到提高電視劇質量上,包括導演在內,全劇組無條件參與表演。
此外,2011年《甄嬛傳》在中國火了之后,迅速被韓國和日本的電視臺買去了版權。該劇在日本播出一周就擁有了3900萬觀眾,一名富士電視臺工作人員透露,《甄嬛傳》開播后網站點擊率翻了5番,還有很多人打電話到電視臺要求加播。
李宏佳說:“我相信國內大部分導演都是想拍出像美劇一樣出色的電視劇,迫于審核的壓力,他們能選的題材十分具有局限性,所以,如果廣電總局的審核力度能再低一點就好了。”
最后,蔡靈指出,為了促進國內電視劇進入發展新階段,應在以下方面進行改善,其一,注重編劇水平提升,加強對青年編劇的培養,并積極挖掘優秀編劇,提高編劇待遇,劇本是電視劇的核心,國內電視劇亟須在劇本方面有所突破;其二,調整演員片酬,優化電視劇制作各個環節的支出;其三,增強創新力,不要一味跟風,創新力對于電視劇發展而言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