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以題材、內容豐富多樣的形象走進人們的娛樂生活,然而2016年網劇市場卻頻頻面臨整改。《太子妃升職記》、《心理罪》、《暗黑者》、《上癮》等網劇由于內容涉及粗俗色情、封建、暴利等因素,須下架調整,通過審核后方可重新上線。
網劇審查在這兩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甚至還有“電視不能播什么,網絡也不行”、“線上線下將統一標準”等言論的出現。
當前網劇市場卻有混亂的勢頭,一些網劇為了博得點擊量,無論是劇名還是封面海報都在打“擦邊球”,涉及不健康的內容,觸碰相關規定的底線。
根據《速途研究院:2016年網劇市場報告》數據顯示,在網劇觀眾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接近半成,其中19歲以下的觀眾占比19%,網劇觀眾呈現出年輕化趨勢。
據統計,2015年全網共有300多部網劇上線,這些網劇中題材也豐富多樣。其中自然少不了一些違背標準的內容。網劇是互聯網的產物,而年輕人又是互聯網的“原著民”,尤其現在越來越多的未成年人接觸到互聯網世界。網劇市場的環境某種程度上能直接影響年輕人的心態。網劇市場在追求利益的同時,更應把握尺度,生產適合年輕人,適合互聯網潮流下的受眾群體的作品。
不過,網劇審查力度的加劇,一定程度上,使得原本能彌補傳統視頻市場內容空缺的的最大優勢將不復存在。
制作成本和專業性要求較低是網劇區別于傳統媒體平臺電視劇的區別之一,正是擁有這種優勢,網劇的產量也相當龐大。相關部門想要嚴格審查每一部網劇,工作量和難度可想而知,想要達到很好的監管效果任重而道遠。
當前網劇市場正保持著有力的勢頭發展,網劇市場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要踏踏實實的走好每一步,僅僅謀求眼前的利益而忽視大局是不可取的。不僅要依靠相關部門的合理監管,更需要每一個“網劇人”能重新審視這個市場,肩負起責任。提高作品品質、深耕內容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