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收視奪冠
為何口碑卻不如《偽裝者》?
國慶長假期間,多部高顏值諜戰劇扎堆亮相熒屏。李易峰、周冬雨、張魯一主演的《麻雀》,趙麗穎、陸毅主演的《胭脂》,祖峰、王子文主演《雙刺》……不過以《麻雀》為例,收視輕松奪冠,但觀眾反響卻遠不如去年“十一”同為諜戰劇的《偽裝者》好,作為口碑風向標的豆瓣網評分只有6.7分,而《偽裝者》高達8.3分。諜戰劇的成功靠“走心”還是“養眼”? “小鮮肉”們是必須存在的么?引人思考。
“小鮮肉”必須存在么?
高顏值諜戰劇確實能獲高收視率
去年,《偽裝者》的火爆似乎讓大家看到了諜戰劇的新思路。“人氣偶像演員+實力派戲骨”的搭配成了今年諜戰劇的“標配”。無論是目前位居全國晚間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榜首的《麻雀》,還是之前收視冠軍《解密》,以及剛開播的《胭脂》和《雙刺》,都采用了這樣的演員搭配方式。
《麻雀》的制片人鐘聰海認為,傳統諜戰劇受眾比較窄,希望《麻雀》能多吸引一些年輕觀眾。“人氣演員自帶關注度,‘老戲骨’們讓劇多了些厚實感,會增加劇的精致度,這樣一來,劇的觀賞度就會被認可。”從播出來看,劇組所期望的目標——高關注度達到了。《麻雀》自播出以來,一直穩居晚間電視劇收視前兩名。國慶期間,其收視率也一路飄紅。總的來說,靠“小鮮肉”、“小花旦”方便賣劇、吸引流量、營造話題,靠“老戲骨”們保障品質,確實有效果。去年的《偽裝者》也是一開始靠胡歌、王凱的高顏值一路高歌的。
劇情拖沓、李易峰周冬雨
演技欠佳成短板
不過說到口碑,就有些尷尬了。《麻雀》豆瓣網的評分只有6.7分。而劇情拖沓,幾位年輕主演演技不在線,成為詬病最多的地方。有網友批評:“60集《麻雀》應該壓縮到30集才對。現在的節奏太慢了,不想看下去。作為一部諜戰劇,一定要快節奏才能吸引人往下看,這又不是家長里短的家庭劇。”
前不久李易峰獲得“百花獎”最佳男配角獎,爭議聲不斷。這次為了《麻雀》熱播,粉絲寫了不少帖子夸他演技好,不過在普通觀眾眼中,李易峰與張魯一等演技派飆戲時,就基本處于下風。而且常常瞪眼代替各種表情,因此被網友批“死魚眼”。 有網友客觀評價道:“李易峰演的這個特工讓人覺得輕佻。他的問題是厚重感不足,可能是年齡的問題,也可能是表演技巧的問題。”相比之下,另一枚“鮮肉”張若昀以細膩的演技收獲一票粉絲。
而作為女主角的周冬雨剛轉戰小熒屏就收到差評:“每次看到她驚慌失措或哭的模樣,我都快進了。以至于只要看到她,我都選擇快進。”還有觀眾認為,周冬雨表演還停留在《山楂樹之戀》的水平,演起女學生清純不做作,不過穿上旗袍的她,卻毫無成熟韻味,更別說演好老練的女特工。客觀地說,“小鮮肉”、“小花旦”的演技不太穩定,偶爾會讓人眼前一亮,但還需好好磨練。
顏值只是華麗的外衣
復制《偽裝者》的成功有點難
諜戰劇作為近年來最受歡迎的類型劇,可以說已經讓觀眾的口味調到很高。一方面,自《潛伏》《暗算》等好劇播出后,再出經典的可能性難度加大。再則,即使劇本底子夠好,比如麥家的小說《解密》,要說故事足夠吸引人,結果因為請“小鮮肉”陳學冬擔當主演,口碑撲街,豆瓣評分只有4.7分。
而去年《偽裝者》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制片人侯鴻亮、導演李雪對劇情節奏的把控較好,特寫鏡頭切換猶如美劇,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另一方面,胡歌、王凱、靳東主演的“明氏三兄弟”不僅顏值高,演技也好,三位演員因為該劇迅速走紅。不過顏值只是華麗的外衣,如果不好好打磨劇本,演員表演不走心,徒有其表是很快會被觀眾識破的。
就目前看,《麻雀》暫時收視率第一只是表象,因為同時段并沒有優秀的電視劇與其競爭,排期取勝是很重要的原因。在新媒體時代,衛視收視率已不是衡量一部好劇的唯一參數。或許粉絲會刷屏,支持他們的偶像,但是普通觀眾是不會認可的,說到底口碑才是好劇水準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