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帶君要說的是最近上線的愛奇藝網劇《無間道》。

海帶君看了之后,心里真是五味雜陳:說爛吧,其實又不是,你看這種強迫癥一般的構圖,就知道主創是花了心思的。

說好吧,那就更加不是了。因為這部劇給我的唯一感受就是:好!悶!啊!

這部劇講的是電影版十年后的故事:內地退役公安江子丹(王陽飾)因臥底朋友伍永哲(梁漢文飾)之死混入香港黑幫勝聯當臥底,發現香港警察韋峻軒(羅仲謙飾)是黑警,與勝聯第二把手韓朗(羅嘉良飾)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網劇中有不少向電影版致敬的橋段和場面。第一集一開場,就是曾志偉飾演的韓琛登場

劇中的女主角之一蘇麗珊,飾演的是陳永仁的女兒

第一集里,她去陵園拜祭爸爸,墓碑上的梁朝偉,用的還是電影版的照片

7月去了香港探班之后,我是很期待這部網劇的。這部劇雖然是愛奇藝出品,但制作基本是全香港班底。以下這些名字一出來,熟悉TVB的朋友應該知道是什么分量——

總監制之一梁家樹,當年是TVB的戲劇部總監。他與曾勵珍同屬戲劇制作部,一直有傳TVB分成曾派和梁派,每年這兩派都要爭收視、爭表現,最后以梁家樹2014年退休畫下句號。

從左到右分別是曾勵珍、梁家樹、陳志云

梁家樹手下愛將包括羅嘉良、古天樂、宣萱、陳慧珊等等。這次主持網劇《無間道》的拍攝,他一個電話就找來了羅嘉良。

總編劇歐冠英,在無線專門負責重頭劇,作品包括《刑事偵緝檔案》(系列)、《創世紀》、《流金歲月》、《歲月風云》、《沖上云霄》(I、II)等。

導演洪金潑和梁國斌,一個執導過《學警出更》、《學警狙擊》,一個則是《隔世追兇》的導演。

《學警狙擊》捧紅了laughing哥謝天華

有了這群TVB幕后班底把關,網劇《無間道》的演員陣容,竟然比TVB更像TVB。

劉松仁飾演黑幫老大

羅嘉良飾演一直覬覦著老大之位的大反派

廖碧兒飾演羅嘉良喜歡的女人。

其他不算主演的角色也都是TVB的大熟臉,這種班底,現在在TVB已經很難看到了。

要與韓朗爭“話事人”地位的兩個黑幫高層,看慣TVB的人都認識他們。“古惑仔專業戶”艾威,在《無間道》里演了一個痞氣十足的爛仔

還有“斯文敗類專業戶”郭政鴻,在《無間道》里又演了一個斯文敗類

第二集就領了便當的混混頭目“火星哥”,演員是張松枝,以前在TVB里也專演沒有好下場的大壞蛋

殺手細鬼的演員則是鄭家生,以前在TVB里常常演那些活不過一集的大惡棍

本來這么好的臺前幕后班底的確很難糊,不過事實擺在眼前,都上線一個星期了,《無間道》的播放量只有7000多萬,豆瓣評分也只有5.9。

為什么觀眾不喜歡?看完第一集之后,我就懂了。梁家樹不斷強調的港式情懷和電影化制作,在成片之中卻顯得十分尷尬。

先說情懷吧。必須承認的是,跟14年前的電影版相比,網劇版增加了很多內地元素——愛奇藝是金主大大啊!所以可以看到,在一群香港本土演員當中,主角就有兩個內地演員——王陽和朱銳。王陽飾演的江子丹對應電影版的陳永仁,都是潛入黑幫的臥底。

不一樣的是,以前的陳永仁是香港警察,現在的江子丹是內地公安。

另外就是黑幫勝聯。為什么內地公安會摻和到香港的警匪爭斗?表面上是因為江子丹要為自己的臥底好友報仇,內里是因為勝聯的販毒生意要北上,攻占13億人市場。黑幫老大劉松仁跟二把手羅嘉良討論北上計劃的時候,甚至說了這樣一句——

“從北面吹來的風,很清新。”松仁哥一看就知道沒去過北方……

海帶君覺得這些內地元素沒有任何問題。跟14年前相比,香港和內地的關系越來越緊密,如果現在還故意撇除內地元素,反而是不合理的。就比如14年前的跨境大巴還是個新鮮事,14年后走在香港街頭,跨境大巴隨處可見。

看得出來,梁家樹一直努力保持《無間道》的港味,對港劇迷來說,這里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元素:

標志性的香港街景

狹窄街道上演的警匪追逐戰

一看就知道搞事情的廢舊大廈

對白也是經典對白,王陽偷了勝聯的一大包毒品,被小混混火星哥在街上截住——“你是哪一路的啊?勝聯的貨都敢搶?”

這時羅仲謙走出來,火星馬上換上一副無賴嘴臉:“那么巧啊?韋sir。”

羅仲謙問他:“搞事啊?”他說:“沒有,想跟他交個朋友而已。”

還有王陽向羅仲謙表明自己是為了找好兄弟還錢而來到香港:“人沒了,錢也不見了,我要怎么跟那些大老板解釋?”

羅仲謙說:“還說是好兄弟,還不是為了錢?”

王陽祭出一句港式警匪片經典對白:“出來混,不都是為了錢嘛。”

然而,以上這些港味濃郁的對白,全部,全部,全部,都用了普通話配音。

配音真的不是一件小事。全劇都是大熟臉,觀眾對演員的聲音已經有了一定的印象。但是一開口竟然是別人的聲音,這已經十分出戲了;加上如此港味的場面、港味的臺詞,卻配上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還有比這個更影響觀感的事嗎?

《無間道》不斷強調自己是電影化制作,為什么在配音上可以如此不走心?海帶君看的時候只能全程腦補粵語對白,也是挺苦的。制作團隊費盡心思營造的港式情懷,就毀在了字正腔圓的普通話配音上面。

除了港味,《無間道》的另一個賣點是電影化制作。

如今在劇集制作圈里,“電影化”已經成為高質量和高投入的代名詞。但是看完《無間道》之后,你才會發現電影的技法是多么不適合用來拍電視劇。

那時候梁家樹一直強調不想拍出TVB的感覺,他是這樣說的:

“我們走電影化的風格,每一集節奏很快,要用畫面說話。一集45分鐘的長度,TVB劇可能對白就占了20多分鐘,這里只能有10分鐘。36集的《無間道》共拍了超過1500場戲,這數量甚至超過了很多60集的劇集。”

“少對白”這一點,《無間道》的確做到了。但“節奏快”……對不起,節奏不僅不快,而且很慢啊!!!

有一個劉松仁和羅嘉良吃云吞面的場面——

拿到面

開始吃

我就靜靜看著你吃面

一起吃

吃不下去了,我看著你

你看著我

吃面全過程長達一分多鐘,只有配樂,沒有一句對白。我了解導演想要營造出一種兩個大boss表面平靜但內里已經劍拔弩張的感覺,但對一部電視劇來說,這種節奏是不是太慢了呢?

更何況,還有各種意味不明的長鏡頭——

在梁家樹的本意中,減弱對白、用畫面帶動情節,其作用是讓劇情更加緊湊。美劇也習慣用多畫面、少對白的方式交代劇情,但美劇聰明地選擇用快速的鏡頭剪輯一筆帶過,《無間道》則充斥著大量的人物特寫和長鏡頭,試圖依靠這些鏡頭來交代劇情發展。但是長鏡頭必然會導致劇集節奏拖沓,加上沒有對白,讓不少觀眾看得云里霧里。

明年,內地觀眾將在各大視頻網站中看到很多香港IP改編的作品。《無間道》現在只上線了第一季,之后還有二、三季。

此外,愛奇藝還會跟TVB合作《再創世紀》等三部超級網劇

騰訊視頻與TVB合作的《使徒行者2》也在拍攝中

《無間道》第一季這個不算成功的試水,是否能為改編者敲響一個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