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隨著幾部網劇的熱播,2017年的暑期到9月末,視頻網站劇集似乎蓋過了電視劇的風頭。其中,《白夜追兇》勢頭尤其強勁,上線16個小時網絡播放量就已破億,開播后豆瓣評分高達9分。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的熱播網劇以“視頻網站定制劇”為主流。《白夜追兇》正是其中的代表,該劇為視頻網站優酷的定制劇,承制方為五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所謂定制,是指由視頻網站投資、影視公司制作,視頻網站和影視公司聯合出品劇集的制作模式,屬于近年網劇制作模式的一種。在這一模式下,視頻網站找到了降低版權采購成本、打造差異化內容的組織模式,而影視公司也找到了低風險承制、有播放平臺保障的生產模式。

定制,正在成為視頻網站自制浪潮之后的又一潮流,它能夠為網劇精品化之路打開新的局面嗎?

從臺到網,從自制到定制

實際上,自制劇及定制劇的發明者并非視頻網站,而是傳統電視臺。

各大電視臺向影視公司采購劇集版權的單一模式,曾導致多家電視臺齊播一劇的局面,在這樣的情況下,觀眾打開電視“千臺一面”,各電視臺的收視競爭能力也被削減了不少。

于是,一些電視臺開始嘗試“自制自播”。2008年,湖南衛視自制劇《丑女無敵》獲得成功,此后各大衛視紛紛效仿,走上了自制電視劇的道路,2008年到2010年兩年間,各大衛視自制的電視劇便將近40部。

2015年后,按照“一劇兩星”政策的要求,同一部電視劇每晚黃金時段聯播的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千臺一面”局面得以終結,但這也令電視臺購買劇集的成本提高了。

于是,“自制自播”的優勢更加凸顯,這一模式讓電視臺有了更多的自主權,降低了版權采購成本,同時可以保證獨家播出。

但是,在“制播分離”的大背景下,自制只是電視臺在激烈競爭中的出路之一,而非唯一辦法,電視臺不會走“制播合一”的老路。而且,自制讓電視臺與影視公司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二者關系愈發微妙。于是,定制模式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好方法。

視頻網站在2011年到2017年間走過的道路,與電視臺從自制走向定制的過程如出一轍。

從2010年開始,視頻網站加入自制劇陣營,當年被業內人士稱為“網劇元年”。2011年,《萬萬沒想到》的出現讓網劇從最初的商業廣告片,演化成可以通過點擊及廣告植入營利的純內容,自制也在那一年成為眾多視頻網站的重要戰略。

與電視臺一樣,視頻網站投身自制,首先是受不斷瘋漲的版權費所迫。2009年初,視頻網站播出熱門影視劇一集成本僅3000元左右,到2011年初,新版《紅樓夢》網絡版權賣到20萬元一集。

此外,視頻網站也遇到了內容同質化的問題,這讓觀眾無法形成對平臺的獨特認知,也就降低了忠誠度。

為塑造差異化、降低采購成本,視頻網站投入了巨資加強自制,比如愛奇藝出臺了“奇藝出品”計劃等。

可以看出,早期視頻網站的自制劇希望與傳統電視劇進行區隔,決意打造具有鮮明互聯網特色的內容,網劇《萬萬沒想到》便體現了這種意圖。

然而,觀眾對這種風格漸漸失去了新鮮感,而精良的傳統電視劇在視頻網站播出則取得了良好效果。

另外,主管部門對于網絡視聽內容的審核標準逐漸明確,2017年6月1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便要求,包括網劇在內的網絡視聽內容“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

這都讓視頻網站意識到打造精品化網劇的重要性,于是,定制劇模式便進入了視頻網站的視野。

高效雙贏的定制模式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視頻用戶已漸漸與傳統電視劇受眾重合,其趣味仍是對精品良作的渴求,這一點,并不會隨著播出平臺的改變而發生質的變化。

事實上,觀眾并不關心劇集是在電視上播還是在網上播,只關注好不好看,視頻網站只有保持劇集的高產高質,才能穩定客戶流。

然而,視頻網站想制作精良的劇集,卻苦于沒有功底,單憑視頻網站的自制能力,是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

對于視頻網站來說,自制模式并不劃算,愛奇藝創始人龔宇便對媒體表達過對自制內容可行性的懷疑。畢竟,自制劇不僅花費巨大,效率也偏低,因此,轉向與傳統影視公司合作就成必然。

而對于傳統影視制作行業來說,電視臺直播的播放方式,提供的是有限的播放渠道。每年影視生產都有大量積壓庫存,產能過剩的矛盾需要解決,那么與視頻網站合作,顯然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合理路徑。

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勵優秀電視劇制作機構積極投入網絡劇制作,提升網絡劇整體創作水平。鼓勵各視聽節目網站投資制作、購買、播出優質國產電視劇。”

定制模式便是契合這一框架的制作模式,其具體流程大致可歸納如下:從立項開始,視頻網站相關負責人便介入,對劇本大綱進行把關;劇本完成后,視頻網站還會派出責編團隊對每集的劇本進行審核,提出修改意見;拍攝過程中,也會有相關負責人全程跟蹤,包括擔任執行制片等,對各個環節進行把控。

視頻網站找錢、出錢,影視公司負責拍攝,劇集在視頻網站進行播出,對于雙方來說,定制是目前最高效雙贏的合作模式。

首先,定制模式讓視頻網站在影視行業的話語權得以提升,讓劇集“網臺同步上線”或“先網后臺”的播出方式更趨普遍,如《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便先在優酷播出,后在江蘇、安徽兩個衛視播出。

其次,金融資本目前對影視項目的興趣不再如之前那般高漲,影視公司有了視頻網站這個最熱情的“金主”,便擺脫了尋找資方時的窘迫,也不再擔心銷售問題,避免了劇集拍攝完成后滯銷、最終被束之高閣的風險。

定制模式下,影視行業產能過剩的矛盾得到緩解,傳統影視公司的加入也助推網劇精品化步伐,讓網劇不再只是“玩票”。愛奇藝定制劇《河神》、優酷定制劇《白夜追兇》等,擺脫了網劇此前的低價制作,專業品貌也獲得了網友好評。

網劇類型應該更豐富

清華大學教授、影視劇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鴻認為,定制模式可以讓不同的播出平臺有不同的劇集定位,逐步走向差異化競爭,以利于形成各自的品牌,并在版權上獨有,讓其價值最大化。

目前,各個視頻網站的確正在通過定制劇來摸索差異化之路,強化平臺的風格。

例如,相對于一些老牌視頻網站來說,起步較晚的愛奇藝受眾年齡層更低,因此類型上青睞年輕人喜歡的青春偶像劇、校園劇等。

優酷作為老牌的視頻網站,用戶更加復雜,分層更多,需要兼顧不同受眾的口味,在內容選擇上,也更喜歡大IP改編、大投資或明星演員較多的項目,如《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春風十里不如你》等。

騰訊視頻資金充足,且擁有豐富的IP資源,因此綜合了愛奇藝和優酷的特點,在年輕受眾熱衷的奇幻、愛情等題材上內容豐富,且有很多大IP改編劇集和成功的系列劇續集。

不過,定制模式的局限性也很明顯。

在2017年3月舉辦的一場中國電視劇編劇委員會論壇上,尹鴻便不無擔憂地指出,很多名編劇隨波逐流,“太急于完成這些定制劇”,“多交稿、交快稿”。

定制模式改變了此前影視公司即創意方主導生產的局面。在生產受創意方控制時,風險雖高,但新品和精品的創作空間也很大;視頻網站控制生產時,由于有IP資源,便更傾向于改編IP,而很少支持原創。

必須注意的是,網劇在正劇、現實題材上的缺失是事實。網劇要走向真正的精品化,從追求量的發展轉變為尋求質的提升,補齊這一短板也是題中之義。 

視頻網站對于受眾往往擁有基于數據的基本預判,認為年輕受眾對現實、歷史等題材不感興趣,因此雖然強調平臺風格差異化,卻還是在類型選擇上普遍傾向于奇幻、玄幻、愛情等題材。

加之視頻網站對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考慮,制作周期長、成本很高的歷史題材和戰爭題材,在網劇領域還沒有打開局面。

定制模式的局限,歸根結底是掣肘于平臺對于市場熱度的追逐心理,雖然影視公司有能力制作更豐富的類型,但若視頻網站缺乏對現實、戰爭和歷史題材以及原創作品的信心,網劇審美風格普遍輕量化的情況,仍然不會改觀。

《白夜追兇》的成功證明,沒有大IP、大明星、不與“幻”字掛鉤的網劇,只要制作過硬,獲得的效果甚至更突出。

視頻網站可以借助定制模式的優勢,加大對現實、戰爭和歷史題材的關注,讓影視公司在不同類型上發揮所長,從而豐富網劇類型,促進網劇的良性發展,形成各種題材結構比例適當的播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