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3屆上海電視節組委會公布了本屆白玉蘭獎評委會的完整名單。電視劇單元評委會由導演毛衛寧領銜,編劇陳文貴,演員姚晨、鐘漢良,導演姚曉峰擔任評委。毛衛寧還將與來自美國的編劇、制片人范·威爾莫特,編劇瑪麗莎·穆克奇共同組成海外電視劇評委會。

 

紀錄片單元和動畫片單元,除此前已經公布的兩位評委會主席西蒙·基爾默里和瓊·洛夫茨外,還分別將由兩位業內著名人士參與獎項評選,他們分別是紀錄片單元的林旭東、冉克什·薩拉瑪和動畫片單元的泰國導演查瓦力·蓋歐瑪尼和中國動畫導演速達。

 

第23屆上海電視節將于6月12日至6月16日舉行。

 

電視劇單元評委:

 

主席:毛衛寧 (中國導演) 

毛衛寧是我國著名導演,從2002年至今拍攝了多部口碑收視雙豐收的優秀電視劇作品,如《誓言無聲》《梅花檔案》《這里的黎明靜悄悄》《警察故事》《英雄無名》等。

 

2015年,毛衛寧憑借執導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獲得第2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

 

從曾經的白玉蘭獲獎導演到如今擔任本屆電視劇單元評委會主席,毛衛寧坦言,這樣的身份轉變,讓他更了解作為評委的心態,在評委工作中,他必會做到“大中至正”。

 

評委:陳文貴 (中國編劇)

陳文貴,一個行走兩岸三地的編劇。早年從廈門移居香港從事電影編劇,創作了經典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后移居臺北從事電視編劇,《包青天》《小李飛刀》《老房有喜》等作品深受觀眾喜愛。

 

他創作的電影劇本《格老子的孫子》是吳天明導演的電影《變臉》的原著劇本。

 

陳文貴1998年移居北京從事電視編劇,為人熟知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便出自他的原創。

 

2013年,他以古裝歷史劇《趙氏孤兒案》獲得第十九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編劇獎。

 

評委:姚晨 (中國演員)

姚晨是深受觀眾喜愛的著名女演員,她善于挑戰各類角色,扮演的女性形象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近年來,姚晨在熒屏上成功塑造了《武林外傳》里爽朗仗義的女俠郭芙蓉,《潛伏》中的無畏特工王翠平,《離婚律師》里的干練律師羅鸝等,均受到了業界稱贊和觀眾好評。

 

她游刃有余地穿行于年代戲和現代劇之間,從未停止對突破自我的追求。2010年,姚晨憑借《潛伏》在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中收獲“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項。

 

評委:姚曉峰 (中國導演)

姚曉峰是近年來的多產電視劇導演。從2010年的《半路兄弟》、2011年的《唐山大地震》,到2012年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2013年的《大丈夫》,再到最近兩年的《虎媽貓爸》和《小丈夫》,姚曉峰在家庭題材電視劇上不懈探索,取得了豐碩成就。

 

在2014年的第20屆上海電視節頒獎典禮上,姚曉峰執導的兩部電視劇入圍諸多獎項。最終,《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奪下電視劇金獎,《大丈夫》則收獲最佳男演員、最佳編劇等獎項。2016年,姚曉峰再度憑借《虎媽貓爸》入圍白玉蘭獎多個獎項。

 

評委:鐘漢良(中國香港演員)

盡管是歌手出身,但鐘漢良早就將工作重心轉向影視表演。他先后出演了《逆水寒》《來不及說我愛你》《最美的時光》等題材各異的電視劇。

 

2012年,鐘漢良在《一觸即發》中一人分飾兩角,入圍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港澳臺演員獎”及第九屆金鷹電視藝術節“最具人氣男演員獎”,并最終獲得了首設的“觀眾喜愛的港澳臺演員獎“,成為第一位獲得國家級電視獎的港臺演員。

 

2015年,他主演的《十月圍城》入圍飛天獎優秀電視劇提名。《何以笙簫默》里,鐘漢良飾演法學系才子何以琛,演技大獲好評,該劇也在多家衛視引爆收視熱潮。

 

海外電視劇評委:

 

瑪麗莎·穆克奇 (美國編劇)

瑪麗莎擅長通過刻畫引人入勝的角色和故事,架起不同文化之間的溝通橋梁。她既擁有藝術史碩士學位,也是編劇專業碩士,又專攻戲劇影視方向。

 

在歐洲和印度生活的八年間,她與人聯合創辦了浮雕創作劇團和瑪里那影業,執導了許多戲劇作品和電影短片并擔任制片人。由她執導的電影短片《家庭開放日》獲得了2015年洛杉磯電影節短篇喜劇獎。

 

她的主要電視作品包括FX有線電視網的系列連續劇《邊境緝兇》和NBC電視臺的《英雄重生》。另一部作品《諜網》也正在ABC電視臺熱播。

 

范·威爾莫特 (美國編劇、制作人)

4月4日,在全世界擁有無數粉絲的經典美劇《越獄》正式回歸,開播第五季。范·威爾莫特正是《越獄》全新系列的執行制作人和編劇之一。

 

以優異成績畢業于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的范·威爾莫特,原先學的是政治學專業,畢業之后卻進入了好萊塢。有趣的是,作為一個狂熱的科幻小說迷,范·威爾莫特在好萊塢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星際迷航:下一代》里客串一個“炮灰”。

 

范·威爾莫特的其他代表作,還有犯罪劇《混亂之子》和奇幻劇《圣域》等。

 

紀錄片單元評委:

 

主席:西蒙·基爾默里 (美國紀錄片制作人)

西蒙·基爾默里曾是美國最老牌的獨立紀錄片欄目《觀點》(簡稱POV)的執行制片人,在POV工作的16年間,他和他的團隊獲得超過60個艾美獎提名并最終拿下17座艾美獎獎杯,蟬聯兩屆國際紀錄片協會最佳系列片獎。

 

離開POV后,西蒙·基爾默里更加專注于紀錄片的推廣事業,除了在世界各大電影節、紀錄片節擔任評委,他還在美國和世界各地的大學開設工作室和電影學校,培養更多的紀錄片后起之秀。

 

評委:林旭東 (中國紀錄電影研究者)

林旭東是一位兼畫家、評論家、剪輯指導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藝術創作者。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后,他曾多年從事紀錄片創作課程教學和在央視《生活空間》欄目推動中國紀錄片。

 

進入2000年后,林旭東作為電影顧問和剪輯顧問參與了一系列重要作品的創作。賈樟柯的《站臺》《三峽好人》《二十四城記》《山河故人》等作品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由于林旭東對中國電影,尤其是紀錄片的重要貢獻,他多次受邀擔任國際電影節的評委。2013年,林旭東憑《天注定》獲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剪輯獎。

 

評委:冉克什·薩拉瑪 (印度導演)

冉克什· 薩拉瑪從1986年開始在《發現印度》欄目擔任助理導演,從而開始了他的電影電視制作生涯。他在印度創立了channel V、Star Plus和Vijay TV三個頻道。他創作的獨立紀錄片《余震》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屢獲佳績,并在全球超過100個電影節上展映。

 

作品《最后的解決》講述戈特拉火車燃燒事件引發的公共暴亂。這部紀錄片從多個角度進行采訪,深刻還原事件的起因經過,影片在柏林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及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節上獲多項大獎。

 

動畫片單元評委:

 

主席:瓊·洛夫茨 (英國動畫片制作人)

瓊·洛夫茨是英國的動畫制作人和自由動畫媒體咨詢師。他曾在英國多個電視媒體或頻道負責動畫節目的制作。

 

目前,瓊·洛夫茨作為自由動畫媒體咨詢師有若干個動畫項目正在進行。除了擔任Cartoon Media旗下的卡通論壇主席和亞洲動畫峰會項目的導師,她還在捷克、沙特阿拉伯等新興地區舉辦創作開發動畫IP和項目創投的研討會,并將持續活躍在動畫制作和開發領域。

 

評委:查瓦力·蓋歐瑪尼 (泰國導演)

從泰國詩納卡寧威洛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后,年輕的查瓦力·蓋歐瑪尼開始在泰國最富知名度的動畫工作室The Monk Studios擔任動畫總監和導演。

 

最近九年來,他參與制作了包括《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仲夏夜魔法》《九》《星球大戰:迂回前行》在內的多部作品。

 

其中由他擔任導演的短片動畫《九》,獲得了包括阿波羅獎最佳短片導演、最佳藝術指導獎在內的13個國際獎項。他還參與了電影《西游·伏妖篇》的制作,擔任動畫總監。

 

評委:速達 (中國導演)

速達是家喻戶曉的動畫人物大耳朵圖圖的創造者。她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動畫專業,2000年起在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任職。速達從孩子日常生活的一舉一動中受到啟發,創造出了圖圖這樣一個調皮又可愛、善良的男孩形象。

 

2008年,《大耳朵圖圖第二部》榮獲第1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國產動畫片金獎。2009年,“五個一工程獎”首次設立動畫片獎,《大耳朵圖圖》受到嘉獎。

 

2016年,速達擔任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藝術總監。在她的主導下,美影廠正在創作的項目有《阿凡提新傳》《斑羚飛渡》《孔子》《葫蘆兄弟新傳》等。

 

(以上評委介紹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