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暑期檔都是中國電視劇的一場盛會,2015年的《花千骨》、2014年的《古劍奇譚》紛紛稱霸暑期。而《花千骨》收官之日網站點擊率突破150億,在衛視的收視率也創造了中國周播劇最高的記錄3.89,看著不斷刷新的紀錄和持續飄紅的數字,業內對于暑期檔的狂熱也在逐漸升溫。不過就在大家紛紛殺入暑期檔準備繼續這場狂歡盛宴時,今年的暑期檔卻突然冷了下來。雖然數量遠超往年,吆喝聲也不輸過去,整體卻收視平平,也沒有口碑爆棚的代表作。這不禁讓人尋思,今年的暑期檔到底怎么了?
《幻城》
收視平平口碑一般,今年暑期檔爆款難現
從2014年起,《古劍奇譚》、《花千骨》兩部周播劇接連殺入暑期檔,開播后就一騎絕塵,收視逆天,把當年暑期檔攪得天翻地覆,也讓業內開始紛紛重視起每年的暑期檔。一些投入大、明星多、話題足的劇也集中到暑期打擂,這狂歡中盡情分享這塊大蛋糕。
回溯近兩年的暑期檔表現,2014年,《古劍奇譚》開播首日便以全國網1.57的收視率,10.89%的份額成為電視劇收視榜首。其網絡熱度也是一路看漲,截至收官當天,《古劍奇譚》網絡播放量突破76億,單集網絡播放量過1.5億,刷新多項收視紀錄,也成為當年電視劇中的明星。
2015年暑期檔播出的《花千骨》同樣不負眾望,開播不久便打破了《古劍奇譚》創造的各項紀錄。開播首日全國網收視率達2.784,全劇平均收視2.213,打破了中國周播劇收視紀錄,成為當年的收視亞軍。單在網絡點播方面,《花千骨》也成績斐然,大結局播出當日全網點擊量破4億,再次打破自身紀錄。在此之前,《花千骨》已將總播放量第一(破150億)、集均播放量第一(破3億)等榮譽收入囊中。
看著這些讓人頭腦發熱的數據,業內對今年的暑期檔充滿了太多期待,不過現實卻給躊躇滿志的業內澆了一頭冷水。2016年暑期檔,《老九門》、《幻城》、《誅仙青云志》《九州天空城》等陸續播出,但今年暑期檔熒屏看似很熱鬧,實際很冷清,很難有一部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爆款。
據藝恩視頻智庫顯示,7月電視劇第1名為諜戰劇《解密》,播放量41.4億,去年同期第1名為《花千骨》,播放量66.1億,除了數據上的差距,《解密》的人氣和熱度相比《花千骨》也差了不少,還稱不上是爆款劇。而在暑期檔播出的六大周播劇中,《旋風少女2》、《誅仙青云志》以收視破1的姿態領跑整個暑期檔,不過相比去年的幾部動輒破2的收視率,還是慘淡了不少。剩下的幾部劇幾乎沒有掀起什么波瀾,去年同期除了《花千骨》外,《盜墓筆記》,《無心法師》和《心理罪》都引起過較大討論,可以說是百花齊放。
題材:玄幻扎堆,觀眾審美太疲勞
至于今年暑期檔電視劇為什么會突然遇冷,《旋風少女2》制片人周丹表示,題材扎堆可能是一大因素,不可否認,《古劍奇譚》和《花千骨》作為玄幻大IP都攪動了當年的暑期檔,也創造了很多收視奇跡。作為暑期檔的收視主力,學生和年輕人對玄幻劇確實有天然的偏愛,精美的畫面、養眼的主角、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的確滿足了部分年輕人對仙俠熱衷的需求,也是網絡文藝創作火爆在影視改編市場的折射,市場上如果出現一部玄幻大劇,這必然會得到粉絲的擁護。但是自從去年《花千骨》爆紅后,大量同題材的玄幻大劇蜂擁而至,觀眾必然會出現審美疲勞。
經過兩年的熱潮,玄幻IP改編電視劇,新鮮感已被透支,網絡小說的套路化和題材本身的空洞化這些問題暴露得越來越明顯——《幻城》講的是異族對戰,作為中國觀眾,可以接受歐美面孔的指環王、冰與火,但對于東方面孔戴著美瞳、叫著“卡索”、“釋”這種奇怪的名字,做著各種浮夸的反應, 確實入戲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劇情沒有格外出挑和吸引人的地方,怎能不讓人知難而退?成為“爆款”尚有距離。
由于仙俠奇幻題材扎堆入市,打開眼下的電視熒屏,這個頻道是仙俠,那個頻道是奇幻,一窩蜂似地播出,很容易讓觀眾出現審美疲勞,有網友調侃:“看多了都有些分不清誰是誰。故事構架雷同,演員表演雷同,甚至有的連場景也雷同,感覺雖然名字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一部劇。”這一點直接反映在收視率上就是《幻城》《誅仙青云志》《九州天空城》等競相角逐電視收視率、網絡播放量。然而,目前沒有一部仙俠玄幻作品收視破2,沒有一部再現去年《花千骨》的“爆款”。
“雖然每部玄幻劇都各有特點,但其實內核都比較雷同。”周丹說,縱觀這個暑期的幾部IP大劇,轉世修仙,虐戀情深這些情節其實都是早在《仙劍奇俠傳》時期的套路,而越來越夸張的服化道設計和分分鐘出戲的特效也是激起吐槽無數。所以當大家在暑期檔都把寶壓在玄幻劇上時,當觀眾對這樣的套路已經審美疲勞的時候,其他題材反而能脫穎而出。
《幻城》
內容:干貨太少,光靠噱頭難以持久
其實題材的扎堆并不是最大問題,根源還是出在內容上,題材扎堆的同時內容也空洞做作,這樣的劇還指望能出爆款,基本上是癡人說夢了。空心化的劇情、同質化的人設,與其說是玄幻劇,不如說成是偶像劇,大量的人氣明星、偶像,制片方針對于年齡層選擇主演,演技姑且不論,但天馬行空的內容,以及拗口的名字,就足以讓觀眾頭昏眼花,可以說是極大力度地挑戰了觀眾的審美。有網友評論其稱:“漏洞太多,分分鐘跳戲。一開始不是形容櫻空釋很調皮嗎?但總有種男瑪麗蘇的感覺,去救鳥就算了,重點是明明叫別人先走,自己還抱怨為啥不等他。好矯情,劇情太裝”。
“暑假幾部玄幻劇都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內容太假。” 影視研究者,自由撰稿人陳令孤表示,玄幻作為一種文藝創作類型,本來就是人們對未知世界的一種聯想,是以“假設”的方式去“求真”,歸根結底還是人類自身世界的一種投射,因而是有邏輯和尺度的。玄幻劇的創作離不開“假”,但它指的是把內容裝進一個不同于現實生活的架構中,需要“設計”,而不是針對現實來弄虛作假。《幻城》《誅仙青云志》《九州天空城》著幾部劇并沒有搭建起一個成體系的、有一定價值觀的虛幻世界,只是借用了玄幻的元素,用技術營造一些花哨的影子,膚淺造作,很難讓人沉浸到氣氛中去。
陳令狐說,今年暑期幾部玄幻劇沒有爆款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敘事的粗糙和混亂,異族對決的架構太過老套、純愛故事浮夸煽情、臺詞低齡化……僅僅為了迎合青少年還未成熟的審美心理,卻無辜消費了整個社會的科幻情懷。這些劇被人所詬病的地方就在于,人物的言行常常將自己逼近死胡同,然后卻能突然跳脫出來,毫無內心動機與思維邏輯,往往引起一片嘩然。走得是嚴肅正劇的路,給人的印象卻是無厘頭。
特效:粗糙模仿,觀眾不愿再寬容
別低頭,假發會掉;別流淚,美瞳會爆;這是吐槽無力的網友送給玄幻劇扎堆的暑期檔最形象的總結。看過《九州天空城》《幻城》《青云志》這些超級大劇的觀眾,一定秒懂。沒錯,網游水準的特效、靠美瞳顏色來區分人物的妝容、塑料感的制作……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背后“從粉絲中撈一桶金就走”的浮躁,觀眾不是第一次被戲弄,當然不愿意再上當。
《幻城》開播前特意在電影院舉行了媒體看片會,連放了三集。大銀幕將所有的制作缺陷暴露無遺,全場不時響起哄笑聲,不少看片者都注意到一個細節:守界使者梨落去參見將軍,隨手拿起一個蘋果吃,近景鏡頭中,碩大通紅的蘋果上卻有一個黑色的蟲眼,與營帳中精致的布景形成鮮明對比。也就是這樣一個不經意之處,恰恰折射出了國產玄幻劇的現狀——看似紅火熱鬧,里子卻已被蛀蝕,空洞無物。
劇中作為重要場景的刃雪城仿佛是從《冰雪奇緣》的城堡翻建而成,冰族人的造型風格儼然是《指環王》中的精靈王子,續接的尖耳朵尤其明顯。火族的盾牌模仿的是《魔獸》中的獸族紅標。在互聯網信息大連接時代,這些類似的地方很容易就會被觀眾發現。相同的情況也發生在《九州天空城》中,肆意堆積各種頭飾,努力想營造出一種華貴奢靡的感覺,但效果卻廉價而簡陋。劇中的異族人以眼睛的不同色調來作為標識,于是紛紛佩戴美瞳,而這也是《幻城》的做法。兩部劇由不同團隊打造,但是在使用美瞳上卻驚人的一致,可見整個國產劇制作者的思維定式和創新乏力,根本沒有自己的美學風格,對異域世界的構想基本停留在網頁游戲的層面。
《新邊城浪子》
營銷:偶像扎堆,情懷不能總當飯吃
SMG影視劇中心主任王磊卿表示,大IP尤其是玄幻類IP雖然有天然的優勢,但并不是一定會自帶“爆款”,明星和原著有助于一部劇的營銷,但最重要的還是品質,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現在的觀眾對各種各樣的宣傳早就煉成了一副火眼金睛,大IP加大明星可能會占得先機吸引不少眼球,把不少人胃口吊得很高,但是幾集過后如果內容不過硬,觀眾或粉絲很有可能會棄劇,整體收視還是會受影響。
易觀智庫電影分析師黃國峰認為,大明星背后的數量眾多的粉絲可以讓投資人心里對“賺錢”有點底,因此“大IP+大明星”幾乎成了部分IP改編劇的標配,在暑期檔這些玄幻劇中表現得更明顯,但是情懷和噱頭不能當飯吃,營銷和內容是相輔相成的,內容的底子打得厚實,營銷才能錦上添花,主流價值觀訴求和商業元素應該結合到位。所以今年暑期檔的幾部劇雖然之前營銷得很成功,但最終后勁不足并未和去年一樣出現爆款。有時候內容的基礎如果不過硬,過于花哨的營銷反而會更加適得其反,最終讓觀眾產生反感。
此外,明星作為一部劇的最大噱頭有時候也是把雙刃劍,熱播劇里的熟悉面孔總是那幾個,像今年暑期檔趙麗穎主演的兩部劇《老九門》和《誅仙青云志》都同檔期播出,而粉絲必然會被分散到兩部劇中,稀釋了收視率,如果去年《花千骨》播出時趙麗穎或霍建華還有其他劇同時播出,對《花千骨》的收視肯定會有分流,這也會從某種程度上影響暑期檔的總體收視,難以出現爆款。
排播:好壞參半,周播劇是把雙刃劍
周丹表示,去年和前年暑期檔這么逆天,周播方式功不可沒,湖南衛視今時最為聲名遠播也最具爭議的周播檔“鉆石周播劇場”在2014年7月2日登上歷史舞臺。扛起排頭沖鋒大旗的就是當年強勢占領話題榜的《古劍奇譚》。《古劍奇譚》之后,鉆石檔最漂亮的一次亮相是2015年的《花千骨》,不僅2.123的平均收視率甩了絕大多數日播劇好幾條街,相關周邊收益也高地令人咋舌。
在這兩部劇的刺激下2016年的暑假,周播檔小爆發了,更多的衛視迎頭沖擊,分搶著這個可能還沒完全成型的市場份額,今年,北京衛視和江蘇衛視初嘗周播劇場,最早引進周播劇模式的湖南衛視也在暑期同時播出三部周播劇,各大衛視都試圖在一眾玄幻周播大劇中博得頭籌。周丹說,周播劇是把雙刃劍,因為播出時間長,也促使其熱度持續性比較長。在這種模式下,強化人物標簽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周丹看來,單一的劇情和場景是沒有辦法維持市場熱度的,只有靠人物,觀眾往往會因為認可劇中的人物和演員一直追劇,但今年暑期檔的有些劇雖然很熱鬧,但缺乏鮮明的人物形象,這樣節奏拖沓、情節薄弱、后勁不足這些周播檔萌芽時期就存在的問題就會被進一步放大,觀眾可能沒有耐心進一步追劇。
同時,黃國鋒表示,今年暑期檔的播出方式也可能對收視造成了影響,《花千骨》、《古劍奇譚》之前都是臺網同步播出,幾家電視臺幾家網站同時播出,這樣比較容易造成大的影響,短期內聚集人氣和口碑。而今年暑期檔的這些劇改變了傳統的播出方式,先網后臺的播出可能會稀釋一部劇的影響方式和口碑,而像《誅仙青云志》這樣的獨播方式短板也很明顯,不能夠覆蓋到全媒體平臺,影響力很可能會打折扣。
此外,今年暑期的幾部周播劇相比往年開播時間都偏晚,在編排上也充滿不確定性,像《幻城》和《誅仙青云志》兩劇雖然人氣很旺,但播出時間一變再變,讓很多粉絲不停期待又一再失望,而正式敲定檔期后兩部劇的命運也是一波三折,《幻城》最初是一周播出6集,后來變成一周播出四集,而9月中下旬開始又要從周一周二改為周三周四播出,觀眾的觀看習慣一再被打破,部分人很可能不愿被牽著鼻子變來變去選擇棄劇,這對收視也會帶來不利影響。(孔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