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深、唐山海
陳深、徐碧城
陳深、李小男
近日,中國軍網刊文,深度探討由浙江千乘影視公司,歡瑞世紀影視傳媒,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等單位聯合出品的60集諜戰劇《麻雀》火爆原因。
自9月5日開播以來,《麻雀》在湖南衛視著著實實的火了一把,一股強勁的追劇熱,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那個時代共產黨人“唯有祖國和信仰不可辜負”的真正含義。電視劇《麻雀》播出引發了久違的全民追劇景象,國慶假期,家人、朋友相聚聚,《麻雀》的劇情、角色、演員成為熱門話題……
在影視劇“泛娛樂化”嚴重,國產劇內容“虛空”的當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令一部主旋律的革命諜戰電視劇具備了這樣的號召力?
九月初,《麻雀》開始在湖南衛視播出的時候,被稱為“史上最高顏值諜戰劇”,李易峰、周冬雨、張若昀、闞清子、尹正等年輕演員一露面,很多還沒有看劇或者剛剛看了幾眼劇的“老觀眾”就急忙斷定,“小鮮肉”“偶像演員”難敵以往的諜戰劇戲骨,甚至有人斷言:這部劇難起波瀾!
可是,隨著《麻雀》的播出,劇的熱度逐漸升溫,“唱衰”論調不攻自破,“顏值”被人迅速“忘卻”,大家在討論的已經是角色的設置問題:“陳深的外表原來是他潛伏的面具”,“徐碧城就是菜鳥特工”,“蘇三省簡直是個惡魔”等等。
再之后,人們關注更多的則是劇情和人物命運了:“畢忠良步步緊逼,陳深到底會不會暴露”,“徐碧城為什么不告訴陳深自己和唐山海是假夫妻啊”,“李小男到底是不是地下黨?”……
不知不覺,《麻雀》就已經在人們關注點的不斷轉移之中,轉眼間播到了50多集,已經拿下近30天全國電視劇收視的日冠軍,該劇收視率位居全國年度前3已經沒有懸念,網絡播放量已經突破15億人次,全民追劇熱潮已經形成!
全民追劇,《麻雀》的演員、攝影、美術、燈光、音樂、服裝、化妝、道具等等當然都被肯定,但是當我們層層剝去這些外在表現后,陡然發現,《麻雀》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部“現象級”作品,歸根到底在于它的故事,一個以信仰為內核的好故事。
一直被組織上雪藏著的陳深,身處狼穴,披著“漢奸”的身份,苦苦等待著被組織啟用,期待著為國家和民族效力,這是怎樣的一種痛苦?終于等來了組織的啟用,獲得了渴盼的任務,卻馬上親眼目睹上級+同志+親人的受傷被俘,卻因為使命不允許自己暴露而無法解救,這是怎樣的一種殘忍?當他終于苦心實施了營救行動之際,“宰相”沈秋霞告訴他:我不需要你的營救,我的任務是啟動你,保護你,而你的使命是獲取情報,完成任務。這是怎樣的一種舍生忘死?最終沈秋霞在陳深身邊被槍殺,但她臨終前的微笑已經告訴我們,她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啟動了陳深,也保護了陳深,她死而無憾!這又是怎樣的一種慷慨赴死!從《麻雀》剛剛開始不久的這段情節中可以看到,沈秋霞的一言一行中蘊含著的信仰的力量,既猶如教科書般地教導了陳深,也將觀眾帶入了信仰的情境之中。此后的劇情中,敵我雙方明爭暗斗,殊死較量,復雜虐心,《麻雀》用生動的故事,一步一步地釋放出對信仰的詮釋。
其實,《麻雀》從開拍伊始,就亮出了“唯祖國與信仰不可辜負”的主旨,在觀眾還沒有意識到或者以為這只是個噱頭的時候,在觀眾還將焦點放在炫目的演員陣容的時候,這個主旨已經悄悄植入了全劇的故事之中。隨著故事的全面鋪開和情節的層層推進,觀眾被扣人心弦的諜戰情節所牢牢吸引,被迥異于以往同類型作品中的復雜情感所打動,卻往往容易忽略:真正打動著他們的,正是這些諜戰情節和復雜情感背后所蘊含的對于信仰的深刻詮釋,是劇中主人公們為了祖國和信仰而在群狼環伺、危機四伏的險境之中隱忍負重,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巨大危險執行任務、履行使命,這樣的一種信仰,是我們身處和平年代的人往往容易想當然,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民族存亡,國恨家仇,這些字眼對于絕大多數在世的人來說都是十分抽象的,革命先驅為了保家衛國而拋頭顱灑熱血,同樣只能在史料、小說和影視作品中看到。哪怕是50后,也只有極少的人親歷過戰爭,對于和平年代出生成長的60、70、80、90后而言,戰爭和犧牲或許只存在于影視作品當中。電視劇《麻雀》中沒有臉譜化的英雄,沒有完美無缺的革命者,他們也有喜怒哀樂,也有恐懼和生死,也有愛情和生活,也有差錯和挫折,但他們心中,信仰是至高無上的,為了信仰,最心愛的人也能含淚割舍,最寶貴的生命也值得奉獻。《麻雀》卻以諜戰故事為載體,潤物細無聲地把信仰兩字投射進每一位觀眾心里,面對不斷攀升的收視率,《麻雀》出品人,千乘影視董事長周之光感嘆:“其實《麻雀》點燃的是觀眾心中的情懷和熱血!”正是這種燃燒著的熱血和情懷,驅動著觀眾一集一集地追看《麻雀》,追看著這部很真實很熱血的電視劇。
我們相信,每個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有著愛國的激情和民族的自豪感。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也只有牢記歷史,相信歷史,國民才能樹立憂患意識,才能有奮發進取之心。從某種意義上說,《麻雀》的熱播,與其說是一部好電視劇被觀眾認可;不如說是《麻雀》的信仰闡述與人們心中蘊涵著的關于國家,關于民族,關于信仰的情愫產生了共鳴,形成了共振,實現了升華。
有一種力量叫信仰,信仰永不過時,當看到00后的少年也在捧著手機看著《麻雀》的時候,我們愿意相信:我們共產黨人的信仰種子已經埋入了他們幼小的心靈,一定會在他們心里生根發芽,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