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是孔劉首部“千萬”大片。
《釜山行》是孔劉首部“千萬”大片。

今年暑期檔中,電影《釜山行》不僅成了韓國國內新一部“千萬人次”大片,也成功霸屏中國觀眾的“朋友圈”。說起主演孔劉,國內觀眾最先想到的是人氣韓劇《咖啡王子1號店》里的魅力先生,然而入伍后再回歸影視界,曾經的偶像劇演員帶來的卻是《熔爐》這樣的社會話題之作。加之今年憑《釜山行》成為“千萬演員”、主演的《密探》代表韓國“沖奧”……其上升之態氣勢洶洶,韓媒一致認為,如果說2015年是劉亞仁年,那2016年就是屬于孔劉的一年。

《咖啡王子1號店》

想演藝術片,卻成“浪漫喜劇帝”

孔劉1979年生于韓國釜山,藝名取自父母雙方姓氏。2001年,孔劉通過在KBS電視劇《學校4》中飾演一個小配角正式作為演員出道,盡管在出道之初也曾呈現青年演員鯉躍龍門之勢,但其后數年他一直發展平平。雖然期間也出演了若干影視劇作品,但直到2007年的《咖啡王子1號店》,孔劉才真正迎來屬于自己的事業小高峰。

《咖啡王子1號店》是孔劉入伍服役前的最后一部作品,當時28歲的他正在經歷激烈的思想斗爭,懷疑自己“作為演員是否走在正道上”,并“無來由地悔恨過去”。盡管經紀人積極聯絡工作,孔劉卻只想著“拍兩部獨立電影、藝術電影就去部隊”。《咖啡王子1號店》的導演李允貞初見孔劉時甚至覺得“這人看起來太自虐,不知道要怎么帶他一起拍戲”。然而這部電視劇卻使孔劉得以自我療傷,收獲了來自觀眾“浪漫喜劇帝”的贊美。“坦白說那部作品使我恢復了作為演員的自信。那是我第一次在攝影機前那么開心地自我發揮,好像確認了自己的熱情未死,感覺重生了。”而之后的軍隊生活,又讓他作為普通人“得到了一次自我恢復的機會”。

《熔爐》

推動立法,轉型“知識分子”

入伍后孔劉似乎消失于銀幕,將他帶回觀眾視線之內的,還要數那部在輿論界掀起軒然大波的電影《熔爐》。這部2011年的電影改編自韓國暢銷書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故事原型是發生在光州一家盲聾學校的真實事件。電影播出后不僅收獲了極高的口碑,還推動了韓國國會立法修改針對兒童性侵和暴力傷害的量刑,被稱為“熔爐法”。而推動小說影視化的最主要功臣,正是主演孔劉本人。

2009年,孔劉在軍隊服役期間,從中隊長處收到這本小說的原著——作為自己晉升兵長的禮物。盡管平時并非小說愛好者,孔劉還是在接觸這個故事后被深深震撼。他在軍中就聯系公司代表,意圖籌備電影改編事宜。除了故事本身的震撼性,對原著中男主人公仁浩的共感也是促使孔劉做出這個決定的重要因素。仁浩為替受害孩子找回公道東奔西走,但卻并非一個完美英雄形象。

孔劉說:“一開始看小說時覺得他是個神經病,但越看就越憐憫他。忍不住向自己發問:這樣的你又活得有多認真呢?覺得仁浩跟現實中的我們非常相近。當時我正在軍隊,生平第一次處在集體主義遠比個人意見更為重要的環境里。我對那種在現實的壁壘面前無能為力的感覺十分感同身受,作為一個演員我有很大的野心想把這些表現出來。我一開始就跟導演說,我不是因為想要演英雄人物才想拍這部電影。導演也即刻跟我說,我懂的,我明白你為什么想演這個角色。就是這話讓我瞬間充滿信任,抓著導演一定要拍這部片子。”《熔爐》以后,孔劉跳出了單一的愛情劇戲路,他的公眾形象也帶上了有人文精神的知識分子氣息。孔劉還在2013年被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韓國委員會委任為兒童權利特別代表,并因熱心公益和積極納稅被選為韓國國稅廳2014年的形象大使。

《釜山行》《密探》

忠武路新晉“千萬演員”

2016年,孔劉帶著正統愛情片《男與女》、末日喪尸片《釜山行》、抗日大片《密探》三部巨作重回大銀幕。其中《釜山行》不僅以喪尸題材收獲了極高的口碑,還創下了千萬以上的觀影人次紀錄(相當于韓國總人口數的五分之一),使孔劉一舉躍居“千萬演員”行列。9月上映的商業大片《密探》也將代表韓國沖擊明年2月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名額。孔劉的事業迎來巔峰。

在《密探》之中,孔劉飾演的是抗日武裝獨立運動團體“義烈團”領袖金宇真。這部由金知云導演、宋康昊參演的作品,對孔劉來說從一開始就意味著巨大的壓力。他稱這是他十五年來最艱難的拍攝經歷。“跟喜歡、尊敬的人一起工作時就會產生希望得到褒獎和表揚的欲望。想證明給他們看,你們選我沒有選錯。金知云導演的最高贊詞就是‘不錯’‘還行’,我特別想聽他說一句‘做得好’,但他是那種不太直接表達的性格。后來通過采訪間接聽到他的贊揚就覺得特別開心。”

孔劉十分崇敬老戲骨宋康昊。《密探》開拍前一天由于激動于要跟宋康昊演戲,他半夜睡不著覺,在家里騎了四五十分鐘的自行車。在被問及是否希望《密探》能在《釜山行》后再創新高時,孔劉表示自己對《密探》原始期待值更高,因為“之前沒想到《釜山行》會有這樣的成績,去戛納展映簡直不可思議”,而《密探》的成品比自己想象的更好。然而他也笑著表示,“無論《密探》最后的成績如何,接下來我都想靜靜地拍攝下一部電視劇。當然,要是能成為今年動員觀影人次最多的演員,我肯定非常高興。但我還是打算默默拍我的電視劇。”

【釋疑】

A 偏愛“社會”題材?NO

除了“新型亞洲喪尸片”這樣的噱頭,《釜山行》最大的亮點還在于其中體現出的社會批判性和人文主義情懷。孔劉表示自己“也很喜歡延相昊導演所要表達的這種信息”。在被問及是否有意選擇社會批判性作品時,孔劉說:“我并不會特意去挑選社會影射性、政治影射性特別強的電影劇本,我其實也很喜歡關于友情和愛的故事。只是覺得,就算是商業電影,也該有意味深遠的內核。我總是希望能把自己讀劇本時的感觸傳達給觀眾。誰都會認為能引發思考的電影才是好作品。”

B 更喜歡演“弱者”?YES

無論是《熔爐》、《嫌疑人》還是今年的《男與女》、《釜山行》,孔劉所飾演的人物身上始終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生活重壓下的疲憊感”。孔劉說:“比起強者,我飾演弱者的時候更多。這些是我最想表現的點。年紀越長對事對物的觀點就越自由,想法變得更加自我中心。電影火不火又怎樣?這樣想之后自然整個人都更從容了。能這樣在享受中充實自己就是我一直以來的愿望。”

C 行走的“荷爾蒙”?YES

韓國男星身材好的不少,孔劉的“歐式身材”就一直備受贊美。偶像劇小生時期裸上身秀肌肉也是家常便飯。尤其他那寬闊的肩膀,被韓媒贊美為“太平洋一般”、“肩膀流氓”,粉絲都說“他的肩膀,就是為了擁抱而生。”

而除了“肩膀流氓”的稱號,孔劉還是吻戲高手。在《咖啡王子1號店》合作的尹恩惠在多年后做客某節目時仍把心中最佳吻戲給了片中的孔劉。

撰文/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