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視劇《歡樂頌2》6月10日晚播出完畢,網上關于近期熱播的兩部電視劇《歡樂頌2》和《白鹿原》的討論到了一個高潮。討論的焦點大體為:《白鹿原》在網絡平臺的口碑評價極好,收視率卻未能排在前列;《歡樂頌2》的網友口碑評價平平,卻始終占據近期電視劇收視率排行首位。有些觀眾為《白鹿原》叫屈:這么好看的一部劇,怎么那么多人“不識貨”?有些觀眾為《歡樂頌2》喊冤:這部劇沒你想的那么差。
對電視劇評價只以收視論成敗未免過于膚淺,市場的認可固然重要,但一部劇的制作水準、藝術性、演員表現以及在各種權威網站的評分,甚至觀眾群體狀況都應被納入考量范疇,一部電視劇的成功與否需要從各個維度進行客觀、公正的考評。
《白鹿原》的口碑是有目共睹的,目前其在某網絡平臺的評分高達9分。無論是從演員、道具、服裝、取景、人物創作等都體現出創作者是非常用心的,有網友評論“這是從電視上看話劇的感覺”。筆者認為,拋開對原著進行改編的因素,單從電視劇制作角度來說,《白鹿原》的劇情張弛有度、人物刻畫豐滿、表演細膩到位,這些更讓這部劇的價值承載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歡樂頌2》雖然自開播以來就被各種“吐槽”,但仍然收獲了居高不下的收視率。筆者認為,作為一部現代都市劇,該劇從觀照現實的角度抓住了觀眾的心理,與其說觀眾關心這個劇,倒不如說其劇情和人設與我們的現實太過貼近。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和性格缺陷,而這些點又都在個人的生活經歷中有跡可循。劇情的貼近性加之制作的精良,這部劇能夠獲得高收視率也是情理之中。
從以上來看,兩部電視劇所收獲的好口碑和高收視率都是其該有的成績單,只是不同觀眾以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罷了。我們常常強調“對影視節目的評價不要唯收視率”,一部好的文藝作品,既要考慮其藝術水平的因素,更要考慮其所反映的時代背景和現實意義。優秀的文藝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態、不定于一尊,用其獨特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才是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對一部好的影視劇的評價,更應該以品質為核心,堅持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統一,實行全面分析、綜合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