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學明:江西撫州人,深圳市莊嚴文化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深圳市古玩協會會長、大型院線電影《感恩有緣》出品人兼編劇
由來:承擔責任,實現夢想
“拍攝《感恩有緣》文化電影,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夢想”。
初見嚴學明,是在一個冬日陽光的午后。深圳年后回返的車輛將我們堵在了一個個紅綠燈前,我和同事遲到了幾分鐘,感覺很抱歉,出品人嚴會長卻絲毫沒有介意。
急匆匆的在他辦公室坐下,我才開始打量我眼前的采訪對象。他身著傳統長衫,脖頸和手臂上帶著乾坤北斗七星佛珠,象征威嚴,可臉上始終掛著友善的笑容,這讓我遲到的不安少了些。
和想象中的著名企業家不同,嚴學明一點架子也沒有。
“您為什么想拍這部電影呢?”當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嚴學明眼睛亮了,他的身子往前探了探,“改革開放騰飛了中國經濟,但也遺留了許多問題,便是文化建設的不對等性。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并在全球范圍內開辦孔子學院,這是國家層面的解決方式;而對于我這個普普通通的平民老百姓而言,將中國文化通過電影的形式展現出來,讓更多的年輕人體會到其中的博大精深,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夢想。感恩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華文化中最為動容的部分,我希望通過《感恩有緣》電影,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讓‘知恩圖報’成為社會主題,將‘見利忘義’剔除出去。”
“我想通過《感恩有緣》電影,打破現有的金錢至上理論,回歸傳統文化的‘仁、義、禮、智、信’。”

路途:不問收益,但求無愧于心
“從來沒有考慮過收益問題,我就是想認真做好這部文化電影。”
嚴學明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在他的主持下,《感恩有緣》沒有選擇流量明星,而是以世界國寶藝術家“老戲骨”牛犇、陶玉玲作為中心點,輔以及徐少強、朱榮榮、王嘉瑩、帝娜等眾多中青年優秀科班演技派,100萬粉絲網紅羅沄奇也參與其中。
嚴學明認為,電影是文化產物,在任何環節都應該對它本身負責。而《感恩有緣》文化電影本為教育型影媒,尷尬的演技會使觀眾難以進入角色的思考中,無法形成共鳴
而這樣的選擇,需要魄力,因為流量往往意味著收益。
“我并不在意收益多少。投資這部電影,實際上就是一份愛心事業。多年來,我一直致力于慈善,捐過錢財,也出過心力,本以為能帶動更多的人參與這份愛,誰曾想,勢單力薄,效果微乎其微。后來,我想通了,以我個人的力量帶動不了整個社會,在親不親,鄰不鄰的文化困境下,我必須想出更好的方法,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的力量,重拾信仰。”
說到這,嚴學明將手中的茶杯放在了桌臺上,淡淡說道:“我已經60歲了,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社會地位方面,我都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財富,但我認為,財富從來不屬于我一個人,而我想要的也遠遠不是這些財富所能給予的。所以我投資了《感恩有緣》文化電影,甚至不惜賣房借錢,我希望以這星星之火點起一盞盞燈,把我的心聲傳遞出去,讓我們的后代真正地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目的:為中國人民“解毒”
“最危險的事情在于,部分年輕人都中了西方文化的毒,對祖國傳統不再敬畏。”
嚴學明說,中國“如今的社會不少人中了西方文化的‘毒’,西方文化已經滲透了年輕人的骨髓,他們腦海里想的已經不是傳統,而是怎么快樂、幸福,個人主義泛濫,享樂主義興盛,形成了文化‘鴉片’,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所以我響應習主席的號召,敲醒熟睡的人們,回歸傳統文化。”
在嚴學明看來,把孩子送出國門并不是明智的舉動,只會讓這份“毒”更為深入。“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外國被反復地提起,卻在中國本土受到冷落,還要去學習人家的文化,就像西方感恩節,中國原本便有,我們卻要去過他人的節日,去慶祝與中國人格格不入的文化傳統。中毒之深,可見一斑。”
《感恩有緣》代表著萬物的復興,是文化的靈魂。“感恩有緣”這四個字包羅萬象,感代表天,恩代表父母,有代表自己,緣代表萬物,互為承載,形成中華文化的根基。

呼吁:齊集社會力量,把中華文化做成世界的文化
“《感恩有緣》文化電影是引領者,在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續集和分支,不僅有敬老院、養生院等福利場所,影視城 也有動漫、電視劇、書刊及其他文化產品,傳遞國學,形成感恩有緣文化。但這些事情,不是我一個人便能實現的,我希望社會有心人士能夠加入其中,將《感恩有緣》文化的題材越做越好,把中華文化做成世界的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話題:我最感恩的人
感恩是人類不變的主題,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心靈的歸宿。
在你的生活中,有否遇到值得感恩的人?
在你的生命中,你最感恩的事情是什么?
在你的世界里,誰是你最感恩的人?
請搜索WEIXIN公眾號“莊嚴文化感恩有緣”,將您的所思所想私信小編,當您的情感真摯,便有機會獲得原價198元的“無牙防潑水、防電擊、防觸電插座”,還有電影票免費送,名額僅有30名,機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