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賢
2017年底,病毒式喜劇短篇《我叫黃國盛》橫空出世,該網劇集諷刺、戲謔、現實于一體,全劇雖僅6集卻涉及了眾多當今的社會熱點。網劇《我叫黃國盛》被網友稱為“搞笑版的《黑鏡》”,主演張子賢飾演黃國盛,在每一集中以不同身份面對不同社會問題和熱點事件闡述不一樣的時代價值觀,將眾多極具社會代表性的角色于一身,折射出人生百態。一經播出,贏得豆瓣8.4的高分。近期,張子賢也接受了網易娛樂的獨家專訪,講述了該劇拍攝幕后的故事。
《我叫黃國盛》一人分飾6角 拍電影跟網劇一樣
張子賢表示此次與《我叫黃國盛》團隊合作并不陌生,可謂是“老朋友的狂歡”,在他沒做演員之前,就和導演賈小熊、制作人羅楠是“鐵磁兒”關系。早在2015年的時候,三人就曾合作過《工夫.av》和《LU,一個狂吸4億的APP》等類似的喜劇短篇。如果說以前參演更多是在一起玩的話,那么張子賢表示“這次有參與創作,但沒有參與太多。因為這個東西就是導演個人風格化很強的那么一個作品。”
劇中,張子賢飾演六個角色,丐幫幫主、洗浴店培訓師、顏值司警官、哲學家、野導游、企業家,奉獻了堪稱“精分式”的表演。嘗試多種職業后,張子賢表示“《動物保護》那集可能是最有意思的。因為里面有一個雙胞胎都是我一個人。你要每個人物都符合這一集的調性。你又得把這一集的這兩個人區分開。”雖然演員需要體驗生活,但是劇中更多的角色是張子賢自己把握的,“《B2B2C》的那個,我就沒法去接觸。我不認識給小姐培訓的。就找那個勁,勁差不多對了就行了。他的社會地位是什么樣的,他接觸的環境,周邊的人是什么樣的,給他塑造出來。”
《我叫黃國盛》以反諷的方式直擊當下社會、行業問題,張子賢坦言,“會帶著一些態度。可能更多的作為演員來說,是對于這個人物,你對你所飾演的這個人物,你是什么態度,你的視角是什么樣的。肯定是有想表達的。但是對演員來說,靠我的演出能給大家帶來快樂,這就是這樣。”
近期,張子賢在電影劇組和網劇劇組之間互相切換,讓他感受頗多。在電影《二代妖精之今生有幸》中,張子賢飾演討債幫成員。他表示和知名導演、演員合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導演會給我更多的表演上面新的理念。像馮紹峰,劉亦菲,李光潔跟郭京飛,都會給我們特別多的幫助。包括給我建立更多的信心,會有一些戲的處理,他們也會幫助我們做的更完善。私下會給我好多鼓勵。”他認為電影和網劇都是一樣的,“只能說是有的戲認真,有的戲他們團隊吊兒郎當的。但是我演的,可能運氣比較好,趕上的都是全力以赴的團隊。”
非科班出身踏入演藝圈 小鮮肉也不容易
作為非本科出身的演員,張子賢開始想做演員的目的非常簡單,“我就是挺想演的。包括小時候參加一個什么朗誦比賽什么的,效果還都不錯。就覺得得到人家的認可,覺得挺牛B的那個勁吧。”說話帶著純正的京腔,有些痞氣卻又不時抖一些包袱,活躍氣氛。他調侃自己也有迷妹,“原來沒干這行的時候,也有很多迷妹,有人備不住喜歡我這張臉。你非讓我跟阿蘭德龍站一塊,他還不具備東方的那個長相呢。”除了喜劇外,張子賢透露設想過自己出演《集結號》,“男演員的話,是不是都有英雄情節。可能每個人是不是有的時候還想干點變態的事。我也想演一個這種,都行。”
當談及現在小鮮肉當道的時代,張子賢表示對年輕演員十分理解,“我就是覺得現在能讓大家叫出名的,都挺不容易的。他們有他們的那些束縛,其實都挺不容易的。你說他沒好好的嗎?他要不好好的演,誰找他演啊。長的漂亮還挺多的呢。”
不想參加《演員的誕生》感謝大哥雷佳音給予幫助
入行后,張子賢談起演員這個工作更多的是享受,“我覺得這個事對于我來說,是挺幸福的。也不那么累。”面對現在競爭激烈的娛樂圈,他更像一個不爭不搶的“佛系青年”,“我跟一個朋友聊天,他就說,你要是有那種大的IP,去演去。哪怕不是主要角色,關注度還挺高的。但是這個東西還是看吧,我也不能說我滿處找人家IP去,說您讓我演一個。就看里面有沒有適合的角色吧。《瑯琊榜》我演誰啊,那不是大IP嘛。”
當被問及有沒有想要參加《演員的誕生》證明一下演技時,張子賢表示“我不是太喜歡這種節目。我覺得壓力挺大的,束縛挺多的。但是我覺得要是做演員的話,反正我是想讓我自己舒服的,從容一點去完成這個事。你要說那么大壓力去做,能不給自己找不快痛,就瞇著,就挺好。”
《我叫黃國盛》也算是張子賢和一群哥們一起聊著、玩著做出來的作品。平時有著自己固定的交際圈,不主動去混局混圈子的他更像一個游離在圈子中的人,“演員朋友不是特別多。我就是平常接觸的人少。”談及公司前輩,張子賢對雷佳音很感恩,“他給我好多幫助,好多鼓勵。我們剛演戲,再怎么說經驗方面有挺多需要打磨的。他挺逗的,也是那種挺真性情的,對事物充滿熱情的那么一個人,大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