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倒推10年,熒屏上曾經有《我主浮沉》《絕對權力》《大雪無痕》《人間正道》等不少優秀反腐劇;而后相當一段時間里,熒屏上幾乎被神劇、諜戰劇、家庭倫理劇、玄幻穿越劇等”霸“了屏。
2016年,浙產反腐劇《人民檢察官》在央視首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而現階段正在熱播的《人民的名義》,更是把反腐劇再次推到了萬眾矚目的高度。
接下來,影視浙軍將帶來一批優質反腐劇作。浙江永樂影視出品的電視劇《紀委書記》是以黨的十八大以來,沿海發達地區東江市為背景,以市紀委書記趙達聲奉命率領聯合調查組調查陽一件?;繁ò笧榍腥肟?,講述了以趙達聲為代表,歐陽春、宋天意等紀檢干部,在查辦各類腐敗案件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抉擇和考驗。
《紀委書記》將作為黨的十九大獻禮劇目,于今年下半年播出。該劇由“老戲骨”王志文、趙立新坐鎮,由《高考1977》《暖冬》的導演吳天戈執導、吳東編劇,這也是王志文在繼《黑冰》和《國家干部》之后,睽違十年出演反腐正劇。
由海寧澳亞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浙產大型反腐題材紀錄片《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也正在緊張拍攝中,它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多名歷史學者創作的同名學術著作為藍本,以歷史的視角詮釋腐敗與反腐敗,通過歷史案例教育國人。此外,華策影視集團也于2015年購買了知名作家張平創作的《十面埋伏》的版權,該劇通過對監獄、犯罪團伙的描寫,引發讀者對嚴肅社會問題的思考,目前正在研發劇本的階段。
一位影視行業資深從業人員表示,《人民的名義》的火爆,勢必會帶來一些“連鎖反應”,就像當年《潛伏》之后就有一堆諜戰劇上馬,但如果不注重品質,更多的劇目只是“陪跑”。“反腐劇是有門檻的,首先要有真善美的藝術表達,還要扎根于生活、了解行業,對題材進行精準把握;此外還要兼顧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反腐劇的春天來了沒有,現在還言之過早,但只要做出好作品,機會永遠都存在。如果連執法程序、部門區別都沒有弄清楚、錯誤百出,那么風險是巨大的,市場也不會接受。”
其實,上個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反腐劇就經歷過一段輝煌的歷史。1995年,陸天明編劇的《蒼天在上》在央視首播,它以“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切入了我們這個社會的不正?,F象,打破了腐敗問題的題材禁區,成為最早一部真正嚴格意義上的反腐劇。2000年的電影《生死抉擇》票房過億,是當年的大陸電影票房冠軍,從官方到民間皆討論關于“抉擇”的話題;2003年首播的《絕對權力》以磅礴的戲劇沖擊力和尖銳的話題引發收視熱潮,是迄今為止重播次數最多的反腐劇。
《人民的名義》編劇周梅森就是這個時期開始活躍的,他所創作的《忠誠》《絕對權力》《至高利益》《國家公訴》《我主沉浮》都是力透紙背的作品,在官方和民間兩個層面都有回響。對于權力失范的體制誘因、司法腐敗的終極根由,經濟、政治的相互作用,周梅森都有獨到的分析、把握,并且能通過故事和人物傳遞出來,因此,有人也將他比作反腐劇界的“金庸”。
當文化產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主動承擔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主旋律正能量的責任,主旋律文藝作品就更能夠被觀眾所接受和歡迎。越來越多的優質反腐題材劇集回歸,正是中國社會正風反腐、政治生態日益山清水秀的鮮明注腳,也是文藝創作與時代和民心山呼海應的有力見證。 (浙江在線記者 董小易 實習生 黃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