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偉民執導,王力可、于曉光、劉凱等主演的全國首部反映涼山脫貧攻堅故事的電視連續劇《索瑪花開》,11月7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

《索瑪花開》由中央電視臺、涼山文化廣播影視傳媒集團聯合出品,該劇以涼山彝族自治州為創作背景,以谷莫村第一書記王敏和木呷、周林、阿爾烏達、約鐵等一批干部群眾為代表,反映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彝族貧困群眾在扶貧干部的帶領下,經過艱苦努力脫貧致富的事跡。故事情節生動曲折,時代感強,人物性格鮮明,用自然巧妙的表現手法,將濃郁的民族特色與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場景融入一體,藝術地再現了脫貧攻堅大決戰的時代畫卷。

青年演員王力可在劇中挑大梁出演村第一書記。“我一開始接到這個本子的時候也在想,我合適嗎?因為這個人物的確離我的生活比較遠。但是看完本子以后我特別感動,覺得這個角色特別難得。”王力可說,這個女性第一書記表現了新時代年輕共產黨人的形象,她在演繹的時候也認真去體會“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意思,拍這個戲也歷練了她。

導演王偉民說,全國有幾十萬像王敏這樣的第一書記工作在第一線,其中大部分都跟王力可他們一般大。這部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為了讓全國觀眾知道現在年輕的扶貧干部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

青年演員于曉光在劇中也是第一次扮演彝族青年馬海木呷。談到創作感受時他說,在拍攝前的體驗生活、拍攝過程中不斷感受彝族這個民族的純樸善良和熱情好客,“在跟你不熟的情況下,他會羞澀地對你微笑;熟了之后,他會跟你聊天,經常把我們拉去喝酒、吃肉,特別好客,火把節的時候主創人員還受邀去彝族老鄉家里過節”。

“索瑪花就是杜鵑花,是涼山彝族的代表,寓意吉祥。”王偉民說,《索瑪花開》在敘事過程中,充分展示了涼山州壯美的自然景觀與絢麗的少數民族文化。通過彝族火把節、彝族年、彝家婚禮、傳統選美、彝族漆器制作、彝族特色服飾等畫面,集中表現了彝族傳統文化的多姿多彩。為了更好地表現彝族傳統村寨,劇組美術部門在冕寧縣風光秀美的山頂,搭建了電視劇主場景——谷莫村,力求在視覺效果上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

文化副刊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