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半,萬物更始。在過去一年中,曾在“風口”起舞的影視行業逐漸向穩走低,轉入一條多元化、趨暖化的發展軌道。隨著政策、風向、市場的不斷沖擊,創作者“體感溫度”降低的同時,也在尋找著適配如今內容環境的最佳創作。

于此,契合社會基調、彌散生活氣息的“精品劇”更成為著影視行業不可或缺的內容。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觀眾渴望的三方助力之下,展現時代變遷、投射社會影像、反映當代生活的現實主義美學成為幾多頭部制作公司的“心頭好”。時代光影也不例外。

從成立之初就以“現實觀照”為制作準則的時代光影,始終將“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成長”設為創作支點,希冀通過精耕細作地雕琢與與時俱進的創作能力,為觀眾呈現出更多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戳中社會核心內旨的現實主義力作。

在推出《俺娘田小草》《桃花依舊笑春風》《我們的四十年》等一系列觀照社會生活的現實主義劇作之后,時代光影又為觀眾帶來《我怕來不及》《我的不惑青春》《此心安處》《南心不負》《當你戀愛時》等不同題材的品質之作。其中,《我怕來不及》和《我的不惑青春》更是將在今年下半年登陸熒屏,繼續為觀眾闡述透視生活萬象的現實故事。

1562815972345906.png

萬仞之山,始于壘土。在行業趨冷的風口浪尖之上,為何時代光影仍然能“好風借力”?現實創作領域項目集中、類型相似,新鮮感消費頹靡,“新形勢”下時代光影如何變革求新?接下來聽時代光影董事長王錦講述這家影視內容制作公司的創作品格。

大時代的民族奮斗,小人物的勵志青春

即將與觀眾見面的《我怕來不及》與《我的不惑青春》,扎根于我們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前者體現家庭溫暖,講述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奮斗歷程;后者描摹女性勵志,映現越挫越勇的獨立精神。據王錦介紹,縱然題材類型有所不同,但這兩部作品都主打“勵志成長”的主題,意圖從不同的視角給觀眾傳達奮斗的意義和價值。

1562815956133751.png

《我怕來不及》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末,以宏興煤礦勞模礦工李春生的生活歷程為切入對象,詮釋著那個年代的中國工人,在面臨著生活、工作以及情感壓力之時,如何迎難而上、向潮頭立,在風雨飄搖之中涅槃重生的可貴精神。從目前放出的相關海報和片花來看,《我怕來不及》彌散著以小見大的現實觀感。

1562815939922819.png

《我怕來不及》所展現的,不僅僅是與夫妻、與父母以及與孩子之間的家庭情感,我們更想讓觀眾看到的,是那些透過愛情親情的角度來展現的越挫越勇的民族精神。”王錦覺得,現實主義創作,最難能可貴的莫過于將個體命運置身于時代背景之下,只有在有識別度的基礎上緊隨時代前行,才能將每一部作品都盡可能地做到真實、創新、陽光、正向和有深度。

于2018年4月16日開機的《我的不惑青春》,目前已進入后期制作階段。這部劇由王梓執導,陳曉冰編劇,講述了家庭主婦何沛瑾在家庭、求學、健康等一系列挫折的打擊之下,不屈不撓、勇敢地將命運的時鐘撥回到20歲那年的夏天重啟人生。

1562815919575886.png

在王錦看來,何沛瑾的故事算得上是國產版“主婦的重生”。在這段“后青春”的歲月里,一代人的情感糾葛被層層揭露,不同立場下關乎人生、關乎夢想、關乎愛情的價值體系被分別演繹,不同色彩的青春碰撞里,流露出的有深挖現實的光彩,更有著關照人情冷暖的氣質。

求新求變的信念轉型,永遠年輕的行業打法

隨著影視環境中市場訴求和觀眾審美的逐漸更迭,劇作類型的年輕化、垂直化以及細分化成為影視劇創作的新銳力量。一邊是大流量大IP的瀕臨失靈,一邊是不斷波動的影視劇市場,王錦認為,禍福相依的背后,這是市場向“精品劇”方向發展的良好趨勢。

求新求變、借力打力。伴著95后、00后為代表的“Z時代”觀眾的成長,影視內容的主流消費群體也隨之出現偏移。從近兩年的影視作品來看,滿足“Z時代”觀眾的審美訴求,不僅僅要在故事中加入更多年輕人歡喜的元素,甚至在選題創作之初,就要有年輕化的考量。

王錦深諳此道。影視市場在發展,制作公司必須與其同行。“目前市場上電視劇產量波動大,市場關系供過于求,精品劇的供應量遠未達到播出平臺的需求量,我們也會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做好內容本身。”體現的具體舉措,即時代光影正在籌備的一批年輕化的項目。

時代光影目前正在向年輕化轉型,其相關作品有《此心安處》《南心不負》《別找我麻煩》《當你戀愛時》《將軍家的小娘子》等數部。和之前的年代劇、獻禮劇相比,這幾部作品稍顯不同。

在題材方面,它們有些是IP改編,有些是原創題材,但不變的是盡數主打“青春勵志”;在受眾方面,這些作品主要面對的是年輕群體,所以在情節架構、人物設定、環境鋪陳等方面,都更貼近當代青年的社會生活,能給予觀眾較強的共鳴感。

選擇年輕化,也是王錦的新嘗試。深耕影視產業的時代光影,向來堅守與時俱進的創作風格。即便憑藉著《我們的四十年》《桃花依舊笑春風》等作品在年代劇、獻禮劇范疇取得不錯的成績,但作為一家年輕的影視內容制作公司,時代光影更懂得如何擁抱年輕市場。“我們通過創作和制作的迭代升級,滿足觀眾日益增強的觀影需求。”

1562815879933722.png

精耕細作的內容把控,光影手法創作時代篇章

“時代光影是一家集研發、制作、廣告、發行、營銷及藝人經紀于一體的影視內容供應商,目前專注于影視產業,將作品做細做精。”面對記者對時代光影定位的詢問,王錦用異常堅定的語氣緩緩道出。對于影視項目的多元發掘、質量把控,是時代光影用獨特的光影手法描摹時代命題交出的一份良心答卷。

如何將內容做細做精、保證質量有口皆碑呢?王錦以《桃花依舊笑春風》向記者舉例。在創作這部作品時,王錦期望在守住年代劇特色的基礎上,再為其注入新的活力與元素。

故此,最初撰寫劇本、選擇演員的過程就非常嚴謹,力求砌好影視創作的第一塊磚。從劇本來看,《桃花依舊笑春風》深入生活,具有深刻的人性和深刻的主題;從角色來看,女主賀桃花,從兒女情長、父兄之仇一步步成長,最終轉變成勇于承擔家國重任的仁人志士。

image.png

 “觀照現實、聚焦理想”,談及時代光影近兩年的創作格調,王錦沒有絲毫猶豫。在他看來,現實主義題材廣泛、內涵深遠,既能從家庭、婚姻等社會情感方面探討人性真善美;又能通過透視現實生活中的熱點話題,激起熒屏前觀眾的思維同理與心理共情。“這類題材的現實關照性很強,有創作的價值。”

是挑戰也是機遇。即使如今的影視行業面臨“調整期”,但對于時代光影來說,倒也無差。“將劇做好”是其過去、現在也是未來解決問題的唯一答案。“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就永遠不變,以優質內容為核心,對題材審慎選擇,并根據題材組建優質班底,力保每一部作品都是精品。”王錦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