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緣的維系下,母愛的無私讓無數人為之動容。那領養呢?國內首部領養主題電視劇《領養》就反映了這樣一對特殊的母女關系。“率真女神”靚靚袁詠儀一斂愛包狂魔的搞笑特質,化身溫情滿滿的單親媽媽琳達,為治好養女娜娜(FONG KIANA飾)的病,不遠萬里從美國跨洋尋親,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孤身一人闖京城,深刻詮釋出脫離血緣的母愛力量。該劇將于8月13日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播出。
袁詠儀本色塑造“娃控”好媽媽
《領養》由北京東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長江華晟影視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華晟泰通傳媒投資有限公司、北京興源和利廣告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總制片人孟凡耀、監制潘洪業、編劇李娃、導演李妮聯合推出,袁詠儀、丁海峰、胡杏兒、濮存昕等多位演員傾情加盟。香港演員袁詠儀從業多年,塑造了《東方戰場》宋慶齡、《滄海一粟》陸小曼、《笑傲江湖》任盈盈、《國產凌凌漆》李香琴等多個經典人物形象,她不僅打破影史紀錄,僅憑處女作就拿下了香港金像獎的最佳新人獎,還接連奪得金像獎、金馬獎影后,影視成就斐然。
袁詠儀和張智霖結婚多年,恩愛如初,對兒子張慕童也呵護有加。此次她飾演琳達,雖性格不同,卻通過自己的真實情感,把對孩子的愛詮釋得淋漓盡致。劇中,養女娜娜突發白血病讓琳達幾近崩潰,為給孩子進行骨髓移植,琳達不僅辭掉了工作,帶著娜娜來到北京尋找親生父母,還搭上了自己的全部家產。在這條尋親路上,病魔侵襲、資金壓力、線索缺失,讓一切努力仿佛大海撈針,真相就像鏡花水月般遙不可及。美籍母親究竟能否克服困境,順利幫養女找到親生父母,挽救生命?大戲《領養》即將催淚上演。
催淚故事解讀中美差異
對于琳達來說,中國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不管在文化上,還是在教育方式上,琳達與中國人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她甚至不止一次和中國朋友對“拋棄親生孩子是為自己還是為孩子”、“中國人的責任感”、“中國國情的理解”等問題產生分歧,對一些細微小事中的不同理解,也讓本就困難重重的尋親顯得更加無助和費力。
該劇摒棄用空乏的大道理來闡釋中美文化的差異,而是隨著故事的推進,用角色的種種行為來回應。此前曝出的片花中,她的一句“我也是中國人”曾感動無數網友,“感動”、“期待”等贊詞狂刷不止。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該劇將社會大愛設為依托,來宣揚“尊重生命是文明的進步”,“挽救生命是人類的責任”的主題精神,并借此對中美文化的差異和碰撞展現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表達出中美人民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合作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