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年一度的愛奇藝世界大會開幕。與往常一樣,本次大會依然持續兩天。今年愛奇藝的大會議程設定比往年更有圍觀價值,在接下來的兩天里,PingWest品玩將給各位帶來本次大會的一些有料的內容。
8日上午開幕式上,有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知名導演陳可辛和百度董事會副主席、集團總裁兼COO陸奇的演講。
首先是龔宇的開場演講,除了宣布愛奇藝的新企業愿景“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外,還例行展示行業第一的數據,并宣布了針對內容產業的幾個計劃和App。“愛奇藝號”和“愛奇藝頭條”等產品,主要還是以展示信息流為主來實現變現:
①幾個促進內容產業合作的計劃:針對傳統電視劇和網劇的不同特點,提出海豚計劃;針對制作團隊人才培養現狀,提出幼虎計劃;針對演員片酬過高,導致預算不能集中在制作上的問題,提出了天鵝計劃。
②幾個觀點:以信息流形式重新包裝的短視頻,已經不再是“工業廢水”,目前愛奇藝推出了“愛奇藝號”證明了這一點;
③優選內容的變現方式很多,除了會員付費,還將網大、網劇、婚姻、動漫、少兒、紀錄片等形式的細分窄眾或專業性強的內容都加入內容分帳模式進行管理。
以下是龔宇的演講,PingWest品玩做了少許刪節。
愛奇藝的各位好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愛奇藝世界。
一年一度的愛奇藝世界·大會現在開始了,我這個發言希望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能把這個行業的一些發展的趨勢、一些特點和愛奇藝的一些策略是怎么想、怎么計劃的,跟大家做一下分享。
我們認為,具備有兩個大的核心能力才能讓這個世界、這個生態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第一個核心能力是內容分發能力。這個行業最重要的核心的一個資產是內容,內容分發能力比較強,同一部劇在愛奇藝,在這個網站在這個平臺上播放量要足夠大,大到最好占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同樣一部劇,如果獨播的話,在這個平臺可能是20億,在那個平臺可能只有10億。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能力,但是不夠,還需要第二個,貨幣化能力,因為我們都是商業機構,我們投入優質內容,用戶看,我們要獲取回報,雖然回報的方式不同,廣告、用戶收費太多,但是對于一個娛樂世界,作為一個生態角度來講,同樣的投入產生更多的流量,分發能力強,更重要的是要產生更多的收入,有了更多的收入才能支撐我們這個娛樂世界,我們這個生態系統發展得更快更好,給大家更高的回報。
內容分發能力用什么來衡量?用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是什么?有很多指標,無論是4月份一個月平均每天的用戶數,一個月總用戶數排去總時長,愛奇藝都是第一位的??醋畲笫袌龇蓊~的移動終端,愛奇藝也一樣排第一位。中國移動互聯網所有的APP做一下排名,月度的覆蓋設備數,愛奇藝排第三位,其實若干個月差不多都是這樣。第一個、第二個(注:微信、QQ)都是偉大的平臺APP,第三個距離第二還有點近,距離第一個比較遠,但它們是我們終身奮斗的目標。
4月份,用戶時間的分配,我們終于艱難的爬上了第二位,雖然距離第一位還是很遙遠。也就是中國移動互聯網這個世界,4月份8.36%的時間消耗在了愛奇藝上。這是用若干個指標來衡量了一下內容的分發能力。
貨幣化能力,可以用“一魚多吃”來形容。
其實一條魚打上來,最粗暴的方式,洗都不洗,切都不切,扔在鍋里煮,加在蔥加點鹽,這種肯定賣不了好價錢。如果切成段,不同的做法,肯定回報高。
第一個貨幣化方式,是廣告,品牌+信息流。廣告有傳統的品牌廣告,有最近剛剛誕生兩三年的信息流的廣告,一定每個人都在使用,把內容跟廣告都當成個性化的信息,這樣用戶體驗是好的,這樣貨幣化的方式能力也強。
第二個貨幣化的方式是用戶付費,方式有訂閱的(有包月、包年的),也有點播的方式?,F在無論是中國還是北美還是其他地區,用戶更接受的是訂閱這種方式,大家交了一份錢隨便看,這種消費心理感覺特別好,會刺激用戶消費,訂閱價格未來一定是漲的趨勢,形成良性循環。
第三個是傳統的紙媒的出版,發行是傳統的電視臺,或者DVD、藍光或者其他娛樂消費場景的發行。
還有衍生開發,去年我們建了一個衍生開發和授權的團隊,來幫助我們合作伙伴一起做開發。
除了授權,除了出版發行,還有游戲平臺。中國的游戲市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影游、漫游這幾年已經有很好的案例,有數個案例游戲的收入要遠遠高于廣告的收入,甚至是訂閱的收入,甚至是出品方賣版權的收入,高很多倍。
另外,不管是不是通過愛奇藝衍生開發授權做的,如果你有衍生品,在愛奇藝商城可以掛個號,掛號的好處是所有這個片子內容播放的時候,都會通過一些模式識別技術或者是信息的強關聯,把這個商品推薦出去。在愛奇藝商城買不買、下不下單這不重要,最重要是把內容和衍生品關聯了,也許在這下單了,也許去天貓、淘寶甚至去官網下單了,這都是好事,因為通過IP打通了服務,這是貨幣化的方式。
分享一些互聯網時代內容方面的趨勢,我們怎么來定義我們未來發展的策略,跟我們之間的合作背景密切相關,也許不對,希望大家指正。
一個是頭部內容的長尾效應和馬太效應。長尾并沒否認馬太效應,就是越好的東西越好,被大家關注的頭部內容會更被關注,這種馬太效應他并沒有否定。其實在互聯網這個時代,馬太效應會更明顯,因為大家口碑傳播的綜合成本會更低,我看這部劇好,看這部電影好,發一個朋友圈,發一個在微信群或者微博里的傳播,瞬間太多人知道。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做頭部內容,前途會更光明,回報會更大。
另外從流量角度講,會有流量黑洞效應。一部好劇出現了,別的黯然失色,就是因為這部劇在這個時間段上線,它的流量全集中在這個頭部內容上,所以馬太效應會更明顯。但是同時間長尾內容也會更有空間,所謂的長尾理論,也是因為互聯網的存儲、傳播甚至制作的綜合成本會更低。
這樣看,小眾的內容找到自己精準的用戶群,綜合成本更低。比如說小眾電影的文藝片,一個電影院里有幾個廳,除了放文藝片,他為了生存,還放商業片,因為他做了很多年,這個城市的人口才知道有這個電影院。
在互聯網上尋找播放的成本很低,他可以用點播隨時看。如果用貨幣化方式做科學了成熟了,再小眾的片子,只要有他自己精準的用戶定位,他一定有自己的回報,讓他自己的小眾內容能夠持續發展。所以我們認為頭部內容的馬太效應跟長尾理論都會因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有很大的空間。
每一種內容的創作者應該都有他自己的回報,我們怎么來應對這個趨勢?
第一個,我們即將進入了一個優選內容大量的開始付費的時代。優選內容,就是每一個領域、每一個分支里面的頭部內容,比如大眾的內容,頭部內容肯定付費。小眾,比如紀錄片或者單品類的一個內容也可以付費。
因為我們的時代的精力、資金、人力都有限,所以我們肯定是優選大眾型的內容,我們一起投資,一起合拍的內容。和我們直接從優秀的合作伙伴采購的內容。我們讓它成為付費的內容,這是頭部內容,而且是大眾型的頭部內容。這是我們都要承擔風險的。
太多的面對窄眾的目標精準的受眾的、專性很強的內容,我們來承擔每一分錢也不可能是一個健康的生態。所以,風險共擔,回報共同分享,所以就有了網絡大電影低成本的,比如類型片、文藝片的付費,這是在2014年的嘗試。
去年做的一些小品類的網劇,但是在這些品類里的質量很高。網大和網劇是過去時,從現在開始擴展到綜藝節目,特別是有粉絲向的。有粉絲向的動漫、少兒、紀錄片,一下變成了付費,平臺和內容制作方分賬,所有這些內容,雖然在它的領域是頭部內容,但是不可能我們全投資全采購,我們要做一個有層次的健康的生系統。
頭部內容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網劇中的超級網劇,就是近于美劇模式。中國的電視劇已經形成了一個體系,這個體系就是投資規模越來越大,總規模越來越大。然后它的貨幣化是就是賣品牌廣告,播出方式對用戶來講基本上是免費。
所以為了占據一個好的收視時段,拿到好的收視份額,好的收視率,大家覺得電視劇越長越好。從2009年平均一部電視劇35集到了2015年的45集,去年的數據我沒拿到,我估計在50集左右,或者是接近?,F在60集、80集、90集還有100集的劇目也越來越多,但這是電視的播出方式。
到目前為止,行業還沒有非常值得驕傲的劃時代意義的劇出現。所以我們有三個計劃來促進這件事。
第一個,海豚計劃,在明天下午會公布細節,在網劇論壇。定框架,什么題材,大概什么規格,比如說一季是12集,每集是45到60分鐘,一季兩季或者三季一起拍。
現在的年輕人獲取內容的渠道方式太多了,基本上36集以后的劇非常疲態,數據越來越低,非常累。但是因為電視臺那種方式是越長越好,所以這種電視劇的方式搞得我們非常糾結。我們讓它每一個細節每一分鐘質量越來越高,單集的成本越來越高,高于現在的電視劇。但是它的長度要短,大家沒有那么多時間看一部劇,我們管它叫海豚,雖然海豚塊頭不大,不如鯨魚,但是細節每一點品質都非常高。
第二個計劃是幼虎,創作的核心人員是制片人,我們把我們的定制劇或者他或者我們初期研發的項目,給他項目的資金,從開始做起,不讓他們承擔資金上的壓力。
第三個是天鵝計劃,我們這個行業,演員的片酬太高,高到全行業都很難受。在座的大家很多都是制作方,或者是內容制作的投資方,我們是需要買內容或者制作內容。怎么辦?我們培養新人。雖然今年、明年可能不見效,但是相信兩年三年五年一定會見效。
為了超級網劇孵化出好的模式,我們做了三個計劃,都是動物,有海里游的,陸上跑的,天上飛的。
第三是升級版分甘同味計劃,這是已經好幾年的計劃。我們這個行業的一個好朋友,土豆的創始人,特別著名的一句話,短視頻UGC是工業廢水,只消耗流量、帶寬、服務器,不掙錢,確實幾年前是這樣,但是最近一兩年突然這種信息流的方式,發現工業廢水不是廢水,是有價值的。
首先雜亂的這種小視頻、短視頻或者非常長尾的視頻,通過信息流的個性化的方式,讓這些內容找到了喜歡看這些內容的用戶,同時夾雜著有價值的廣告,跟這些信息流一起投到用戶的眼睛里。發現原來的廢水,原來一個垃圾廠,現在能掏出最有價值的東西,現在突然喜歡這號的人一下容易找到這些素材,這些舊貨,或者是新貨,非常小眾的,非常容易找到,這是技術創新帶來的好處。
我們把很多個短視頻頻道改成了信息流的方式,同時也做了一個叫“愛奇藝頭條”的短視頻,也帶動了本身的APP,流量在迅速暴漲,雖然基本沒發布過,但是還是流量暴漲。
新的觀看方式,新的貨幣化方式誕生了。我們做了一下預測,這些PGC的小的內容的生態合作伙伴,會從這項升級版的分甘同味里面獲得更多的分成應該增加一倍。
我們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就是內容的創作者,怎么樣把內容創作者和平臺和用戶甚至是客戶能夠連接起來,做一個開放型的平臺?用“愛奇藝號”,實現了一部分功能。未來還會普及到在座的各位大佬,
這幾個周末,愛奇藝每天的設備數都超過了3億,信息量奇大無比。光是移動的App都是1.5億以上,再加上PC、網頁等,加起來超過了3億,數據量太大。在有些城市大概晚上9點半到10點半的時候,30%的互聯網的流量大概是愛奇藝一個網站產生的流量,需要太多的技術去解決。
我們希望通過這么一個平臺,愛奇藝號,把愛奇藝擁有的能力,內容的分發能力,貨幣化能力,能夠轉移到我們內容創作者合作伙伴上,讓他們享受到多方面的能力。
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合作伙伴,也許是做頭部的內容,做爆款的內容,也許他就是一個個體的創作者,做他喜歡的內容跟一小批受眾喜歡的內容,這些都是我們的合作伙伴,要發自內心的尊重他們,知道他們的訴求,無論是情懷還是商業目的,讓他們能夠在一個平臺里面、娛樂世界里開心。我們的方向就是創造被所有合作伙伴利用的價值。這次愛奇藝世界大會的主題是新生、創新、主導,大家共同繁榮。
我的分享到此結束,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