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由安建執導,張挺編劇,黃軒、楊穎、周一圍等人主演的電視劇《創業時代》上星播出。作為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推薦劇目” 和國內第一部致敬互聯網創業者的電視劇,《創業時代》講述了天才軟件工程師郭鑫年(黃軒飾)在開發一款名為“魔晶”的手機軟件過程中,面對威逼利誘、激烈競爭以及巨大的創業壓力,堅持理想、開拓創新的故事。電視劇一經播出即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熱烈討論。

這部電視劇改編自作家付遙的同名小說,而小說本身也以一個真實的創業故事為線索展開。” 魔晶”的原型是 2011 年在香港發布的首個具有按住講話功能的移動應用 TalkBox,劇中盧卡一角的原型則是科技初創公司 MailTime 簡信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TalkBox 開發團隊的核心成員黃何。

劇中人物”盧卡“的原型 黃何

“對于一個創業者來說,自己的創業經歷能被改編成電視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鼓勵許多觀眾投身創業、堅持創業,這是一份很大的榮譽。我很感激作家付遙和《創業團隊》劇組團隊以我們的親身經歷為線索,呈現出一個如此精彩的創業故事。”黃何說。

電視劇播出之后,黃何一直在閑暇時間追劇,《創業時代》中的許多情節讓他感同身受。和郭鑫年一樣,黃何的創業團隊也經歷過產品一夜爆紅、被競爭對手抄襲等等非常戲劇化的事情。

黃何說,“產品上線的時候,我們也和劇中的團隊一樣,極度興奮又很緊張,大家一起放聲高歌。感謝這部劇讓我重溫那些創業中最重要的時刻。 看到劇中魔晶上線那一幕的時候,幾個創始成員都眼眶濕潤。想起了當年的我們,在產品發布之際,大家都搶著按那個發布的按鈕,但誰也不敢真的去按,那種心情真的難以忘懷”。

劇中團隊緊張地期待產品上線的結果

“電視劇播出后,我的微博也收到了許多私信,許多觀眾的來信非常感人。他們受到電視劇的鼓舞,回顧或是展望自己的創業之路,甚至有人因此決定開始創業了。” 黃何感慨。

黃何是一個連續創業者,2010 年開始在香港和團隊成員一起開發 TalkBox,該應用曾在上線一個月內獲得 100萬用戶,登上蘋果應用商店社交類應用榜首,風靡中國和東南亞市場。然而,在強手環伺的殘酷競爭中,這個成立不久的創業團隊也因缺少資源與經驗,逐漸失去了首發優勢, TalkBox 最終獲得1300萬用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在那之后,黃何飛往美國硅谷,繼續鉆研溝通類產品,在當地著手開發了一款郵件聊天應用 MailTime 簡信。

黃何來到硅谷后的第一個車庫辦公室

《創業時代》中團隊在廢棄的戲院辦公

來到硅谷后,黃何發現了科技創業題材的美劇《硅谷》,甚至效仿劇中主人公,報名參加硅谷最知名的創業比賽 TechCrunch Startup BattleField,結果竟真被選上,并成為史上第一個入圍決賽的華人團隊。與類紀錄片風格的《硅谷》相比,黃何認為,《創業時代》的劇情設計和其中的情感元素讓創業故事更具有“人情味”,也讓不熟悉科技行業或者沒有太多科技背景知識的觀眾能更快地融入劇情。

黃何成為第一個登上TechCrunch Disrupt 的華人團隊

《硅谷》劇情中主人公登上TechCrunch Disrupt

“電視劇《創業時代》的藝術加工方式讓有較高技術門檻的科技領域傳奇變成更易于為大眾所接受的故事,讓鮮為人知的科技創業故事讓更多科技圈外的普通觀眾看到,讓大家都來關注這個行業,這是我認為這部電視劇最寶貴的價值之一,”MailTime 簡信首席營銷官盛以宣說。

針對網絡上觀眾對兩部電視劇的評價,來自硅谷的科技從業者 Henry Guo 則認為每個人對藝術創作的審美不一樣,對一些劇情的看法也會受到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有些中國觀眾覺得郭鑫年和溫迪在一起似乎不符合邏輯,但其實《硅谷》里面也有類似的情節,男主和客戶的未婚妻也有一段短暫的戀情,但是大部分美國觀眾都會一笑了之。這可能是文化的差異吧。”

“雖然我不是來自科技創業圈,但是創業這個詞離我們并不遙遠。我看到的是劇中這個團隊、主人公、甚至是配角團隊,所傳達的令人感動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其實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 來自北京的電影制作人郭卓說道。

《創業時代》中許多令創業者激動的時刻

" 兩部作品我都很喜歡,《硅谷》中關于科技公司的一些細節和笑點的確是戳中了我們這一小群人,但是也可能正是因為它太涉及太多專業的內容了,這部劇更小眾一點。很少看到非科技行業的人討論這部劇。我也曾極力推薦給不是同行的朋友,但是他們的反饋就比較一般。也許它的確是硅谷人自己的劇,是一部很 ‘geek’的劇,許多梗圈外人很難理解。 而 《創業時代》中魔晶團隊熱血、激昂的時刻真實地感動到我以及身邊許多人。很久沒有這樣一部鼓舞人心的電視劇了,讓我覺得創業是值得被贊揚的,小人物的世界是有趣的。當親朋好友都在討論這部劇,和劇中創業的情節的時候,我覺得身為一個創業者很自豪。” MailTime 簡信首席營銷官盛以宣評論。

《硅谷》和《創業時代》兩部電視劇中的主人公也都經歷了許多挫折,在創業的路上,似乎沒有一天是能睡安穩覺的。每當事情出現轉機的時候,隨即而來的又是危機。無論是在硅谷還是在中國,從 0 到 1 的創造從來不是簡單的事。

兩部劇中就創業公司經常會遇到的抄襲一事,也有相同的刻畫。在《創業時代》中,富二代金城所代表的傳統公司巨頭時常用各種方法威脅著劇中創業團隊產品的生命線。而在《硅谷》中,巨頭Hooli 的老板也曾想方設法地給主人公制造麻煩。兩者都通過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將商業世界里殘酷的競爭真切地展現出來。

《創業時代》中任性的巨頭代表金城

《硅谷》中霸道野蠻的巨頭代表Galvin Belson

黃何曾在多次采訪中表示,他認為比起一些其他的以創業者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創業時代》更符合廣大創業者的真實經歷。“畢竟創業成功走向人生巔峰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創業的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創業時代》讓人們看到創業者的心酸與無奈、挫折和失敗,這是這部劇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它也表現了一種不死的創業精神,讓大家知道,一次創業的失敗也許是新旅程的起點,你永遠有機會可以重新開始。” 黃何說。

劇中主人公,郭鑫年在劇中說:”這個世界,是靠夢想推動的。“ 無論在任何行業,都有創業者,都有懷有夢想想要創造出新事物的人們,他們都是創業者。簡單的復制只能幫助事物的傳播,只有從無到有的創造才能推動科技以及社會的進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

如今,《創業時代》電視劇在各大視頻網站,衛視熱播中,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相信其中所弘揚的創業精神、正能量、和中國夢,能夠讓更多人受到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