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10月27日晚,侯京健赴紐約參加美國亞洲影視節(jié)金橡樹獎頒獎典禮,并榮獲“最具潛質(zhì)男演員”一獎。自從他出道以來,最為人所熟知的形象就是“毛澤東”,準確的說,是“青年毛澤東”。這也是為什么盡管有古月、唐國強等老一輩特型演員珠玉在前,觀眾依然將侯京健認可為“青年毛澤東演員第一人”。作為一名“85”后演員,侯京健沒有像許多同齡演員一樣選擇流量-明星-IP劇的模式,而是與眾不同的選擇了正劇、紅劇。是什么讓他走上了這樣一條演藝道路?這一切,都要從他童年的一段經(jīng)歷開始說起。
九歲那年,對藝術(shù)一直很感興趣的侯京健偶然參與了一部電視劇的拍攝,在那部戲中,他扮演的男主角兒子獲得了導演的良好評價,“演得還不錯”。受到表揚的侯京健開始逐漸愛上了表演,并萌發(fā)了當演員的夢想。在他的努力下,大學如愿以償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由此踏上了他的演藝之路。
每個為觀眾所熟知的演員,一定有一個讓他大放異彩的角色:提起六小齡童,人們會想起《西游記》中那個靈動的美猴王;說到趙雅芝,觀眾自然會把她與《白蛇傳》中的白素貞聯(lián)系起來。對于侯京健來說,這個讓他大放異彩的角色,就是《鐵肩擔道義》中的青年毛澤東。“當時是有一個很好的導演長輩推薦我去試演‘青年毛澤東’這個角色,當我做好造型時,導演一看,和青年主席特別像,然后就安排我在這部戲里演青年毛澤東了。”抓住機會的侯京健在這部戲里成功地演出了青年毛澤東的意氣風發(fā),從這個時候開始,有人稱他為“青年毛澤東演員第一人”。
劇中侯京健的出演不僅讓觀眾記住了他,還讓許多業(yè)內(nèi)人看到了他的潛力,這其中,就有和毛澤東密切相關(guān)的毛家人。2012年拍攝《毛澤東》時,毛澤東的唯一嫡孫、該劇的總顧問毛新宇在自家客廳中見到了侯京健。有感于他的神形以及過往演繹,毛新宇當場就指定由他來扮演青年毛澤東。同樣持肯定態(tài)度的,還有該劇的導演嘉娜·沙哈提,據(jù)侯京健回憶“那天嘉娜導演去試戲,當時就對我方方面面都考察了,覺得我還挺符合這部劇中的主席形象,于是就獲得了這個機會。”
《毛澤東》的播出讓更多人看到了侯京健的演技,同時“青年毛澤東演員第一人”的說法也被越來越多的網(wǎng)友提到。眾所周知,特型演員的表演一向非常有難度,因為他所出演的角色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在給予演員充分資料了解的同時,也對演員的表演功底提出了非常嚴苛的要求。對于侯京健來說,“毛澤東”這個形象不僅是他的成名角色,更是他值得用心去揣摩的人物:“演主席,從我身上來說有兩點很重要:第一是家庭背景,因為我爺爺是老共產(chǎn)黨員,一直就很仰慕主席,我從小就耳濡目染;第二就是要多讀書,我平時堅持讀歷史,尤其是近代史,有了這些書籍打下的底蘊,面對歷史劇的臺詞也好背景也好,自然而然地就有一種語境,演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
正是由于他下的這些功夫,侯京健在獻禮建軍九十周年的《秋收起義》里順理成章地出演了青年毛澤東,并借此形象拿到了美國亞洲影視節(jié)“最具潛質(zhì)男演員”一獎。對于此次獲獎,侯京健顯得很高興:“這是西方對我們的光榮歷史的認可,對我們社會主義體系的認可,對整個中國與中國文化的認可。我想這個獎不光是激勵我自己,也能夠告訴我們的市場,如果你有精力,有財力,不僅可以投偶像劇,商業(yè)劇,你還可以去關(guān)注我們自己本國的紅色的主旋律戲。”
這位80后的青年演員不炒作,不包裝,在資本橫行的娛樂圈里面,與眾不同地選擇了以“毛澤東”這個形象來作為自己的“第一個角色”。說起這方面的規(guī)劃,侯京健顯得很隨性:“演員規(guī)劃這塊一般交給團隊來規(guī)劃。作為演員,我更在意的是平時的積累,只有經(jīng)過充分的積累,工作才能更加進步,接到的角色才能更好的演繹。并不是說現(xiàn)在戲多了一點,知名度高了一點,就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希望接下來的每個角色,我都能夠去深入地體會好,理解好,演繹好,爭取讓自己的演員之路再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