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開機儀式

電視劇《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開機儀式

電視劇《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開機儀式今日在山西右玉縣右衛老城舉行。該劇由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之一吳子牛執導,王大林出任總制片人,黃品沅、繆婷如、那志東、楊錚、譚凱、巫剛、于洋、王雅捷、王婉娟、印小天、吳京安等人傾情演繹。

右玉精神  功在長遠

該劇講述的位于晉西北邊陲晉蒙交界、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右玉縣,向來是大風口,是一片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從第一任縣委書記第一次發出植樹造林的號令開始,就一直伴隨著共和國的腳步響徹了近70個年頭。近70年來,右玉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堅持不懈植樹造林,堅韌不拔改善生態,使右玉縣也由昔日的不毛之地蛻變為今朝的“塞上綠洲”,創造了塞北高原的綠色奇跡,孕育并形成了寶貴的右玉精神。

該劇以縣委書記帶領干部群眾植樹造林、改變環境、造福人民的故事為主線,以貫穿全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為敘事副線,以紀實風格全景式再現右玉60多年波瀾壯闊的生動實踐,詮釋了習總書記盛贊的“迎難而上、艱苦奮斗、久久為功、利在長遠”的右玉精神。

勠力同心  鍛造精品

吳子牛導演將其宏大手筆、獨特視角、深沉情懷根植其中,也在歷史真實、政治寓意和藝術表達之間努力尋找平衡點。故事牢牢依附在具有時代發展、前進的邏輯鏈上,靠時代變革前進,靠人物的命運打動人心。除了各具性格色彩、均有無私奉獻的歷任縣委書記、縣長們,全程經歷并參與、見證了“右玉的燃情歲月”的劇中人物武鑄、杏兒、史來寶、小妹、唐靜如甚至田漢民等人,這些人物的塑造配合故事情節將會令人隨之動容、感慨萬千!

對于這部劇,總制片人王大林及吳子牛導演達成共識——拒絕天價,按照角色,選擇最合適角色的演員。并希望每個演員都能親自到右玉體驗生活,結果幾乎所有演員都來了。眾位演員包括一些“老戲骨”都是被吳導對每一部作品力求完美的創作態度與精雕細琢的匠心品質及動人的“右玉精神”感召來的。大家達成默契,不計片酬,撲下身子拍好戲,體驗生活、接受教育把角色塑造好。

不遺巨細   終成大業

一部影視劇的成功靠的不僅是演員的號召力,還有制作團隊的精益求精。這部劇要從剛解放拍到現在,跨度近70年。想要讓觀眾有代入感,劇中的內外景、道具、服裝、化妝缺一不可。各部門唯一能做的就是真實的還原歷史原貌。每一步都力求完美、少留遺憾。為搶拍跨度70年三個季節需要的外景及群眾場面,攝影小組于9月5日開機試拍,重點搶拍了育苗、種樹、田間勞作、收割、修水庫大壩等群眾大場面。目前,反季節搶拍工作已全部結束。

嚴謹和細節與整部劇的匠心品質是確保作品質量的根本保證,該劇無論是大場景的宏大敘事還是小細節的考究打磨各部門反復推敲,直至近乎完美。演員的造型定裝要提前作好人物具體的設計和不同年代不同事件環境下的造型定位,所有建筑場景均是按前期調研資料最大程度地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為了使觀眾在觀看該劇時能體驗到更真實、接地氣的感覺,劇組在道具的配置上秉承求真求實的制作原則,這種對于細節的追求真是用心到了極致。

什么樣的創作態度,成就什么樣的戲。憑借精良嚴謹的內容制作和極致的細節把控,再加上一眾“老戲骨”精心演繹的“右玉燃情歲月”,我們相信將給觀眾奉獻一部呈現右玉與共和國近70年共同成長彰顯壯麗風彩的史詩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