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你手機怎么有信號?”“這離地上幾十米,哪來的信號。”“沒信號你怎么玩游戲?”“這你都不知道?XXX,沒流量一樣也可以玩。”

 

這是網劇《鬼吹燈之黃皮子墳》(以下簡稱《黃皮子墳》),每一集播到中間時,“跳”出來的一則“腦洞大開”的廣告!男二王凱旋和女二燕子的這段戲,有點類似“小劇場”:用一個時長1分鐘左右的獨立小故事,推薦一款產品。業內把這個叫作“中插”,有別于植入廣告的套路化,不少網友都看得很歡樂,發彈幕夸“不硬吹不尬聊”。

這種類型的廣告最早見于3年前的網劇《暗黑者2》(另一說是來自2014《龍門鏢局》),但今年到了一個高潮:除獨播網劇外,包括《楚喬傳》、《軍師聯盟》等網臺連播的大熱劇在內,都出現了大量中插廣告。而最高價已叫到500萬/條,漲了十倍。今年秋天即將播出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招商階段的中插更是10分鐘內售罄。

中插廣告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如何用一分鐘,讓網友和金主都喜聞樂見?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

《黃皮子墳》《軍師聯盟》

打破年代感的中插如何出爐

近期最火的3部網劇,莫過于《黃皮子墳》、《河神》和《春風十里不如你》,劇情設定都在上世紀的“古早”年代,但其中的中插卻都能“無縫銜接”現代化的都市產品。

舉一個《春風十里不如你》的中插的例子,這是一個品牌面膜,大致創意是“男生因相貌不佳求偶遇阻,用了面膜后火速變身”,出演廣告的男演員在劇中的角色也是“苦追學霸而不得”,無縫鏈接廣告。

大部分中插劇情走的都是萌賤路線,用語網絡化,不像傳統的植入廣告,要靠劇情橋段硬套。

看得出來,這類廣告頗得馬東在《奇葩說》里花式打廣告的真傳,既講了該講的——點明“產品特性”,又投受眾所好——80后、90后甚至00后等目標人群。

這些中插是怎么出現在網劇里的?記者找到了其中一家代理商——風山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盧一笑。約采訪就約了三天,他說自己一直忙著盯播出效果,以及出新創意。

“一般中插都是視頻網站先拋出資源位和價格,招攬廣告主;選定合作對象后,將劇本的故事大綱、人物小傳給代理方和廣告主;廣告創意由三方共同策劃與磨合,演員、場景、設施則由片方負責。”

而代理公司的工作主要包括:代表導演和團隊,配合平臺,與品牌方進行溝通,提供廣告創意腳本,拍攝廣告,后期跟進。

“廣告主一定是希望最大化體現品牌宣傳點,但他們提出的廣告術語或訴求點往往相對比較專業,我們要做好翻譯,讓劇組充分理解客戶的核心目的,同時還要兼顧觀眾的好感度訴求、播出效果,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拍攝必須是可執行的。這些條件綜合起來,就對創意提出比較高的要求了。”

從“半賣半送”到單價突破500萬

中插的市場到底有多大

“《春風十里不如你》、《武動乾坤》的中插1天之內被搶購一空,《大軍師司馬懿之虎嘯龍吟》的中插10分鐘內就賣光了。”另一家廣告代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但他并沒有透露一部劇的中插總價是多少。

2015年上線的《暗黑者2》,50萬/條就算高價了,還半買半送;去年下半年時,行價是100萬至150萬元封頂,還得是《精絕古城》這種大劇才行;到了今年,只要是熱播網劇,基本找不到不帶中插廣告的,單價也火速飆升。

據藝恩數據2016年統計,當年的中插盤子大約達8個億,今年恐怕要翻幾番了。

記者了解到,三家第一梯隊的視頻網站,熱劇的中插單價甚至已突破500萬。更細分的定價依據是播放量。

公開資料顯示,愛奇藝保底流量在15億以上的劇,單集報價在200萬至250萬,比如,它與《楚喬傳》片方聯合制作的30秒中插,報價為180萬,換算下來1秒就要6萬;優酷播出的眾多大劇中,目前平均每條廣告大約也能賣到150萬;至于騰訊視頻,與正午陽光捆綁合作后吸引到了超高的流量,報價也越發高昂。

但即使這樣不斷走高,跟動輒幾千萬元的冠名硬廣、植入廣告比起來,中插的性價比還是越來越被看好。而且,中插的靈活性和可控性,也是許多廣告主喜聞樂見的。

“有的行業每一季度都有不同的產品訴求,而衛視磨合期較長,等到播出,賣點很有可能已經變了。”盧一笑告訴記者,今年7月播出的《黃皮子墳》,廣告主在今年4月才開始洽談,商量創意和訴求,最終實現的效果也相當不錯。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在越來越多的網劇中,頻頻看到諸多主打“短平快”的金融或快消產品廣告的原因了。